[實用新型]雙軸槳葉式混合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62949.1 | 申請日: | 2013-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40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崔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開發區四達科工貿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04 | 分類號: | B01F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濱海新區開發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槳葉 混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合機領域,尤其涉及雙軸槳葉式混合機。?
背景技術
雙軸槳葉式混合機廣泛應用在食品、醫藥、化工等領域,其工作原理是:具有旋轉方向相反的兩條攪拌軸,攪拌軸上設置有槳葉,且兩條攪拌軸上的槳葉在交匯處交錯排列,物料在槳葉攪動下做復合運動,從而實現均勻混合,雙軸槳葉式混合機的混合效率高,,但進行固體物料的混合過程中,常遇到物料混合后仍存在結塊的問題,這是由于雙軸槳葉式混合機設計過程中只考慮了如何提高攪動的效率,卻忽略了物料粉碎的功能,沒有設置打散結塊的機械結構。?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雙軸槳葉式混合機,包括混合室、攪拌軸和槳葉,所述攪拌軸為平行的兩條且軸向架設在所述混合室的腔室內,所述槳葉固定在所述攪拌軸的圓周外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葉為薄板,且以所述攪拌軸為中心軸,以環形排列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攪拌軸的圓周外壁上,兩條所述攪拌軸上的槳葉在交匯處交錯排列,所述槳葉上設置有多個小孔,且所述小孔均勻排列。?
所述攪拌軸的圓周外壁上以環形排列的方式均勻固定有3~6塊所述槳葉。?
所述槳葉通過螺釘和螺母配合固定在所述攪拌軸的圓周外壁上或直接焊接在所述攪拌軸的圓周外壁上。?
所述槳葉為矩形薄板或半圓形薄板,且當所述槳葉為矩形薄板時,其長度小于所述攪拌軸的軸長,當所述槳葉為半圓形薄板時,其直徑小于所述攪拌軸的軸長。?
通過本實用新型得到的雙軸槳葉式混合機,其有益效果是:薄板狀的槳葉增大了槳葉與混合室中物料的接觸面積,在旋轉過程中能夠帶動更多的物料運動,槳葉上預設的小孔用于擠碎物料中的結塊,當結塊運動到小孔附近時,在周圍物料的重力和槳葉攪動力的共同作用下,物料結塊會被擠碎且穿過小孔與周圍物料匯合,在槳葉的不斷攪動下,物料中的結塊也不斷的杯擠碎,從而實現了更均勻的混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軸槳葉式混合機結構簡單合理,能夠擠碎物料中的結塊,且槳葉與物料的接觸面積大,因而具有較高的混合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矩形薄板狀槳葉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半圓形薄板狀槳葉的結構示意圖。?
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中:1-混合室,2-攪拌軸,3-槳葉,4-小孔。?
實施例
如圖1-3所示,雙軸槳葉式混合機,包括混合室1、攪拌軸2和槳葉3,攪拌軸2為平行的兩條且軸向架設在混合室1的腔室內,槳葉3固定在攪拌軸2的圓周外壁上,槳葉3為薄板,且以攪拌軸2為中心軸,以環形排列的方式固定在攪拌軸2的圓周外壁上,兩條攪拌軸2上的槳葉3在交匯處交錯排列,槳葉3上設置有多個小孔4,且小孔4均勻排列,攪拌軸2的圓周外壁上以環形排列的方式均勻固定有3~6塊槳葉3,槳葉3通過螺釘和螺母配合固定在攪拌軸2的圓周外壁上或直接焊接在攪拌軸2的圓周外壁上,槳葉3為矩形薄板或半圓形薄板,且當槳葉3為矩形薄板時,其長度小于攪拌軸2的軸長,當槳葉3為半圓形薄板時,其直徑小于攪拌軸2的軸長。?
上述技術方案僅體現了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優選技術方案,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變動均體現了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開發區四達科工貿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天津開發區四達科工貿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6294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吸旋流式煤礦抽采瓦斯與乏風瓦斯混合裝置
- 下一篇:通信裝置和通信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