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力電纜槽手孔井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62032.1 | 申請日: | 2013-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754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德平;郭建湖;許紅梅;詹學啟;劉慶輝;姚洪錫;匡晉平;丁建榮;謝瑞豐;汪瑩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12 | 分類號: | E02D29/12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黃行軍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力電纜 槽手孔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術領域,具體地指一種應用在高速鐵路無砟軌道路基中的電力電纜槽手孔井。
背景技術
在我國高速鐵路系統中,站后四電(四電指:牽引供電、設備供電、通信電纜、信號電纜)工程作為一個子系統,其可能受環境干擾的各種管線以及管線的連接、分歧和維修、養護設施,均隱蔽、埋設在線下工程中,并與線下工程同步施工,稱之為:鐵路路基與站后“四電”接口。
目前,鐵路路基與站后四電工程附屬構筑物的接口設計已成為高速鐵路路基設計的重要組成內容,在無砟軌道路基和同等級鐵路路基設計中,均應考慮在路基中預埋設“四電”電纜槽路,用于電纜施工、養護的手孔井和電纜橫跨路基的過軌設施。由于我國高速鐵路無碴軌道路基與站后“四電”工程設計技術儲備尚不完備,已建成或完成設計的接口工程,其電力電纜槽手孔井的結構形式和內部空間尺寸、標準不統一,且均未能完全滿足各相關專業的要求。目前已頒布實用的鐵路工程建設通用參考圖集圖號:通路(2010)8401中,電力電纜槽手孔井內,通信、信號電纜采用預埋鋼筋托架以托掛方式穿過,通信、信號電纜暴露于電力電纜井內,也不滿足強、弱電電纜分槽敷設要求。
因此,需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應用在高速鐵路無砟軌道路基中的電力電纜槽手孔井,以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電力電纜槽手孔井,它包括由底板和設置在底板邊上的井壁構成的井身,所述井身上端由蓋板封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井身內設有通信信號電纜槽,所述通信信號電纜槽設置在一側的橫向井壁內側,通信信號電纜槽與底板之間設有空隙,所述空隙與設置在所述橫向井壁下端的電纜過軌管道相通;所述井身兩側的豎向側壁設有相通的電力電纜入口。
上述方案中:
所述空隙由混凝土填充,所述混凝土內設有與電纜過軌管道相通的通孔。
所述另一側的橫向井壁開設有電纜引出路基預留孔,所述電纜引出路基預留孔與電纜過軌管道對應設置。
所述通信信號電纜槽呈L型。
所述井壁下端設有多個等間距設置的泄水孔,所述泄水孔內設有PVC管。
所述井壁開設有止口,所述蓋板蓋設在止口上。
本實用新型內獨立設有通信信號電纜槽、電纜過軌管道及電力電纜入口,以避免電磁相互干擾。井內空間可同時滿足電力電纜連接設備及人工操作空間,并為電氣設備提供有效的防護,且不影響無砟軌道路基面寬度、路基強度及穩定安全,是一種適用于高速鐵路無砟軌道路基中的電力電纜槽手孔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橫剖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平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電力電纜槽手孔井,它包括由方形底板6和設置在底板6邊上的井壁1構成的井身2,井身2內為電力電纜盤線、設備安置及人工操作區,井身2內空間尺寸需滿足電力電纜環形盤線彎曲度、預留冗余長度和設備安置、人工操作的需要;井身2上端由蓋板5封蓋,蓋板5由混凝土澆筑而成,在井身2內設有通信信號電纜槽2.1,通信信號電纜槽2.1設置在一側的橫向井壁1內側,通信信號電纜槽2.1與該側橫向井壁澆筑成整體;通信信號電纜槽2.1與底板6之間設有空隙,所述空隙與設置在所述橫向井壁1下端的電纜過軌管道3相通;井身2兩側的豎向側壁設有相通的電力電纜入口2.2。
本實施例中:
通信信號電纜槽2.1與底板6之間的空隙由混凝土3.2填充,混凝土3.2內設有與電纜過軌管道3相通的通孔。填充的混凝土不僅可對通信信號電纜槽2.1起到承托的作用,還可以強、弱電電纜之用鋼筋混凝土板隔開,以避免電磁相互干擾。
當需要將電力電纜引出至路基外電氣化所和通信基站里程處時,在另一側的橫向井壁1開設有電纜引出路基預留孔3.1,電纜引出路基預留孔3.1與電纜過軌管道3對應設置。
通信信號電纜槽2.1呈L型。
井壁1下端設有多個等間距設置的泄水孔4,泄水孔4內設有PVC管。
井壁1開設有止口,蓋板5蓋設在止口上。
本實用新型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現場澆筑,井身強度能夠承受有基床填料和上部荷載產生的側壁主動土壓力及列車通過時的沖擊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620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