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海底保溫三相混輸復合軟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61947.0 | 申請日: | 2013-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638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翎羽;楊強;李蘭;賈旭;曹靜;常煒;黃俊;柳歆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11/16 | 分類號: | F16L11/16;F16L59/0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開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底 保溫 三相 復合 軟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海底復合軟管,特別是關于一種用于具有保溫功能的用于海底油、氣、水混輸的復合軟管。
背景技術
傳統的、常規的海底混輸管道以鋼管為主,整體的建造、安裝和后續維護工作周期長、費用高,近年來國外興起的鋼塑復合軟管由于防腐蝕性好、海底地形地貌適應性強、鋪設速度快、費用低、不易結蠟并且能夠重復利用等優點開始應用到海底油、氣和水的輸送上來。但是國外海底混輸管道結構復雜且安裝成本較高,后期維護周期長,費用高等,國產軟管尚處于起步階段,產品功能和結構比較單一,剛開始應用在輸水、輸氣和輸送凝固點較高的石油輸送上。隨著深海油氣田的開發,待輸送的介質成分和使用工況愈發的復雜,當輸送介質的凝固點較低,輸送距離長時需要考慮管線的保溫性能,以保證到達輸送終端時不會出現“凝管”現象。如果不采用具有保溫結構的軟管,只能大幅提高管線入口的溫度,導致軟管非金屬層采用耐溫性能更高的材料,從而增加原材料的采購費用和大幅提高配套設施維護費用。
本專利申請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了海底保溫三相混輸復合軟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海底保溫三相混輸復合軟管,通過所設有的保溫層結構實現油、氣、水介質在長距離輸送過程,降低由于管體的熱損失造成快速溫降導致的凝管現象,并可有效地降低因沒有保溫層而提高入口溫度,改用耐高溫材料所產生的高額費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海底保溫三相混輸復合軟管,其特征在于:設有骨架層、內壓密封層、抗壓鎧裝層、耐磨層、抗拉鎧裝層、保溫層、中間包覆層、配重保護層、外包覆層組成,其中骨架層位于軟管管體內部,由S型異型不銹鋼互鎖形成,內壓密封層位于骨架層與抗壓鎧裝層之間,內壓密封層由熱塑性塑料擠壓冷卻成型,抗壓鎧裝層由抗壓鋼帶正反雙向螺旋纏繞成型,耐磨層位于抗壓鎧裝層與抗拉鎧裝層之間,耐磨層由帶狀耐磨帶纏繞成型,抗拉鎧裝層由抗拉扁鋼正反雙向螺旋纏繞成型,保溫層位于抗拉鎧裝層與中間包覆層之間,保溫層由真空玻璃微珠作為分散顆粒分散在聚丙烯基體中的帶狀結構螺旋纏繞成型,中間包覆層由熱塑性塑料擠壓冷卻成型,配重保護層位于中間包覆層與外包覆層之間,配重保護層由抗壓鋼帶正反雙向螺旋纏繞成型,外包覆層由由熱塑性塑料擠壓冷卻成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所設有的保溫層結構實現油、氣、水介質在長距離輸送過程,降低由于管體的熱損失造成快速溫降導致的凝管現象,并可有效地降低因沒有保溫層而提高入口溫度,改用耐高溫材料所產生的高額費用。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軟管結構示意圖。
圖中主要標號說明:
1—骨架層;2—內壓密封層;3—抗壓鎧裝層;4—耐磨層;5—抗拉鎧裝層;6—保溫層;7—中間包覆層;8—配重保護層;9—外包覆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骨架層1由不銹鋼鋼帶通過鎖扣機輥軋成S型互鎖結構,作為復合軟管的內部支撐結構,骨架層1完成之后轉運至包覆擠出機擠出5mm?-12mm厚度的熱塑性塑料,完成內壓密封層2的生產,轉運至鋼帶抗壓鎧裝層的生產線,通過鋼帶纏繞設備把厚度0.6mm-1.3mm、寬度50mm-80mm的鋼帶螺旋纏繞至內壓密封層2之外,一般鋼帶采用正反雙向纏繞,纏繞層數依內部設計壓力而定,完成抗壓鎧裝層3生產,設備附屬的繞包機直接完成耐磨層4的生產,轉運至扁鋼抗拉鎧裝層的生產線,通過扁鋼纏繞設備把厚度2mm?-5mm、寬度6mm-12mm的扁鋼按照工藝要求螺旋纏繞在耐磨層4的外徑上,完成抗拉鎧裝層5生產,設備附屬的繞包機直接再纏繞一層耐磨層4,保溫層6通過專用繞包設備螺旋纏繞在抗拉鎧裝層5外徑上,纏繞的厚度通過溫降分析確定,纏繞角度需要滿足彎曲半徑和生產的工藝要求,且孔隙率不宜過大,中間包覆層7、外包覆層9按照內壓密封層2的生產工藝進行生產,配重保護層8按照抗壓鎧裝層3的生產工藝進行生產,即完成軟管的生產。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619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