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鎂合金澆鑄傳輸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59116.X | 申請日: | 2013-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414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曉陽;段江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亞美聯合壓鑄設備有限公司;江西省中鎂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21/04 | 分類號: | B22D21/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悅;齊文劍 |
| 地址: | 518105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鎂合金 澆鑄 傳輸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澆鑄裝置的部件,具體涉及一種鎂合金澆鑄傳輸管。
背景技術
目前,鎂合金熔化后再轉運到保溫爐靜止,除去浮渣和氧化夾雜物后進行液態澆鑄時大多是用固定式澆鑄傳輸管,固定式澆鑄傳輸管在澆鑄過程中因出液頭離錠模或被澆鑄口位置較高,鎂合金液在泵和重力的作用下會對模具進行沖擊,使得鎂或鎂合金液翻滾,飛濺。從而加劇了鎂液的氧化與夾雜,使保護氣體的作用減少,最終會導致合金的質量達不到要求。另外,高溫液體的飛濺會形成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鎂合金澆鑄傳輸管,其能調整出液頭與被澆鑄口之間的距離,使出液頭在最低的位置下進行澆鑄,從而減小鎂液的沖擊氧化。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鎂合金澆鑄傳輸管,包括:傳輸管本體、固定連接在傳輸管本體一端的出液頭和連接在傳輸管本體另一端的泵接頭。泵接頭包括弧形接頭和弧形接頭套;弧形接頭的內壁與泵的出液管的外壁密封連接,其上端沿圓周方向設有一向外凸起的凸緣;所述弧形接頭套密封套接在傳輸管本體的進口處;在泵的出液管出口與傳輸管進口之間有間隙,所述弧形接頭套密封套接在弧形接頭的外壁,弧形接頭套可相對于弧形接頭滑動;傳輸管本體上連接有使傳輸管本體上下運動的伸縮氣缸。
優選地,弧型接頭套的底端向內設置有限位凸起。
優選地,傳輸管本體上還設置有加熱控溫裝置。
優選地,在出液頭頂部連接有保護氣體管。
優選地,在出液頭上安裝有高頻陶瓷加熱圈。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鎂合金澆鑄傳輸管,其能在自動控制氣缸的作用下使出液頭在最低的位置下進行澆鑄,避免了鎂液的沖擊造成的氧化,降低了鎂合金液飛濺帶來的安全隱患。另外鎂液在平緩成型上升的過程中,保護氣體產生了作用。因此本實用新型的鎂合金澆鑄傳輸管能有效防止鎂合金液在澆鑄過程的氧化,提高了鑄錠產品的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鎂合金澆鑄傳輸管的示意圖;
圖2為鎂合金澆鑄傳輸管在正常位置時泵接頭的示意圖;
圖3為鎂合金澆鑄傳輸管下降時泵接頭的示意圖;
其中,1、坩堝;2、泵接頭;21、弧形接頭套;22、弧形接頭;211、限位凸起;221、凸緣;4、壓緊裝置;5、泵;51、出液管出口;52、出液管;6、傳輸管本體;61、傳輸管進口;7、伸縮氣缸;8、保護氣體管;9、出液頭;10、模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鎂合金澆鑄傳輸管,一種鎂合金澆鑄傳輸管,包括:傳輸管本體6、固定連接在傳輸管本體6一端的出液頭9和連接在傳輸管本體6另一端的泵接頭2。泵接頭2包括弧形接頭22和弧形接頭套21;弧形接頭22的內壁與泵5的出液管52的外壁密封連接,其上端沿圓周方向設有一向外凸起的凸緣221;所述弧形接頭套21密封套接在傳輸管進口61處;在泵5的出液管出口51與傳輸管進口61之間有間隙,弧形接頭套21密封套接在弧形接頭22的外壁,弧形接頭套21可相對于弧形接頭22滑動;傳輸管本體6上連接有使傳輸管本體6上下運動的伸縮氣缸7。伸縮氣缸7的縮回與伸出直接帶動傳輸管本體6向下或者向上運動。
為了限定弧形接頭套21與弧形接頭22相對滑動的距離,在弧形接頭套21的底端向內設置有限位凸起211。
鎂合金液在650℃時流動性較好,因而在傳輸管本體6上設置加熱控溫裝置,使傳輸管本體6內的溫度維持在650℃,防止鎂合金液凝結在傳輸管中。
在出液頭9采用高頻陶瓷加熱圈進行加熱,也是防止鎂合金液在出液頭9處凝結;出液頭9的頂部還連接有保護氣體管8,從而進一步保證鎂合金液不被氧化。
傳輸管本體6通過泵接頭2和泵5進行連接,且傳輸管本體6在坩堝1上伸出的部位設置有壓緊裝置4,對傳輸管本體6進行支撐。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鎂合金澆鑄傳輸管在澆鑄過程中的運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亞美聯合壓鑄設備有限公司;江西省中鎂裝備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亞美聯合壓鑄設備有限公司;江西省中鎂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5911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