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離合式真空合金投料機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551993.2 | 申請日: | 2013-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620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建龍;張明;陳亞文;任彤;方杞青;張鈺;周友軍;馬正峰;曹海玲;傅登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C7/10 | 分類號: | C21C7/10;C21C7/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賀建斌 |
| 地址: | 710032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合 真空 合金 投料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真空爐外精煉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離合式真空合金投料機構。
背景技術
真空爐外精煉裝置的功能是在絕對壓力約67Pa的真空環(huán)境中對鋼液進行脫氣,脫碳和成份調(diào)整。為了向鋼液中投入定量的合金成分,在處理鋼液的真空室上方設置加料系統(tǒng),進行真空狀態(tài)下的投料控制。多次投入的各種合金料分別與鋼液中待調(diào)整的金屬元素進行冶煉化學反應,形成可上浮的夾雜物和可散逸的廢氣,從而保證鋼液中的合金成分,生產(chǎn)出高質(zhì)量、高附加值的精品鋼和特種鋼。
目前,公知的真空爐外精煉裝置中,采用固定式上、下料倉組合投料系統(tǒng),進行料斗內(nèi)常壓狀態(tài)與真空狀態(tài)切換受料與投料。其中上部為受料倉,下部為投料倉,由氣缸帶動錐形閥實現(xiàn)投料控制并確保精煉裝置的真空密封性。這種的結構容易在頻繁投料后,密封性下降。特別是上部料斗密封不嚴時,會使得大量合金,尤其是粉末合金或顆粒較小的合金被積存在上部料斗和下部料斗間的錐形閥縫隙中。
公知的氣體流量公式如下:
Q=V*S
其中,Q為流體流量;V為流體速度;S為通流面積。在真空泵抽吸能力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定直徑均壓管道的氣體流量是穩(wěn)定的。縫隙處的通流面積很小,氣流速度較大,上部料斗內(nèi)的空氣大量透過小截面縫隙,這時體積較小的合金將可能被高速氣流攜帶,隨氣流流向常壓狀態(tài)與真空狀態(tài)切換的均壓管道,進而錯誤投入真空室內(nèi),造成鋼液合金成分失控。合金調(diào)整常常要求僅在幾公斤到幾十公斤范圍內(nèi)微量進行,因此,這種合金成分失控可能將嚴重影響成品鋼質(zhì)量。
眾所周知,真空冶煉對整個裝置的氣密性要求非常高。上部加料倉密封性下降,使得上下料倉內(nèi)常壓狀態(tài)與真空狀態(tài)切換能力減弱,投料能力下降。同時,延長了真空泵抽氣時間,影響了真空室內(nèi)真空度的建立,降低了真空冶煉的效率和品質(zhì)。另外,這種錐形閥密封結構,封閉在加料倉內(nèi),不易檢查和更換,增大了漏料和漏氣的可能性。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離合式真空合金投料機構,能夠避免真空處理真空處理過程中的漏料和漏氣問題,同時促使下部料倉能夠準確高效地向真空室內(nèi)投入微量合金。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離合式真空合金投料機構,包括下部料倉3,下部料倉3通過給料器5和真空精煉裝置6連接,下部料倉3上設有均壓管道4,均壓管道4使下部料倉3與真空精煉裝置6連通,給料溜槽1支撐在下部料倉3頂面,在給料溜槽1和下部料倉3中間布置一個可升降和旋轉的密封蓋2,密封蓋2上攜帶有收口導向的密封蓋溜槽7和氣體吹掃的密封蓋盲板8,密封蓋溜槽7、密封蓋盲板8和旋轉臂17連接,依靠旋轉臂17并以同一旋轉軸線布置在指定半徑的圓弧上,旋轉臂17通過軸套與固定支架15上的旋轉軸間隙配合安裝,在固定支架15的旋轉軸軸線上方,裝有密封蓋提升氣缸16,密封蓋提升氣缸16設有升降限位開關13,在下部料倉3頂面水平安裝有密封蓋旋轉氣缸9及轉速調(diào)節(jié)器10,旋轉氣缸9尾部通過軸套與下部料倉3頂面的旋轉軸間隙配合安裝,旋轉氣缸9頭部通過關節(jié)軸承安裝在密封蓋旋轉臂17上,旋轉氣缸9軸線與旋轉臂17軸線小于90度布置,密封蓋盲板8與下部料倉3扣合,旋轉氣缸9的旋轉軌道12設有旋轉限位開關14。
所述的下部料倉受料口法蘭面18上開設有燕尾槽,并配裝有彈性密封圈,旋轉臂17上帶有清灰器11,密封蓋盲板8采用柔性連接方式掛接在旋轉臂17上,密封蓋盲板8上法蘭面設有氣體吹掃孔19。
所述的給料溜槽1的投料口與下部料倉受料口法蘭面18保持間隙,密封蓋溜槽7與旋轉臂17分體安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真空精煉過程中,密封蓋盲板8與下部料倉3扣合后,將下部料倉3與上部給料分離,可以避免由原有固定式投料方案造成的來料經(jīng)過均壓管道4被吸入真空室內(nèi)的問題;密封蓋2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可以避免外部氣流被吸入精煉裝置中影響真空室內(nèi)的真空度。密封蓋2及密封圈均為外部結構,便于檢修和維護。
在真空投料過程中,密封蓋盲板8與下部料倉3扣合后,將下部料倉3與上部給料分離,可以保證真空泵能夠順利排出料倉內(nèi)的氣體,促使下部料倉3底部的給料器5無阻力地順利將合金料投入真空室內(nèi)。
在常壓備料過程中,密封蓋溜槽7將給料溜槽1與下部料倉3準確連通,可以保證合金順利從上部給料系統(tǒng)投入下部料倉3內(nèi)。
由此可見,本離合式真空合金投料系統(tǒng)在確保常壓狀態(tài)下備料功能的同時,能夠避免真空處理真空處理過程中的漏料和漏氣問題,同時促使下部料倉能夠準確高效地向真空室內(nèi)投入微量合金。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經(jīng)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519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