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線圈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49828.3 | 申請日: | 2013-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211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羅鵬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美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27/28 | 分類號: | H01F27/28;H01F27/32;H01F27/29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劉文求 |
| 地址: | 400039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線圈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圈制作技術,尤其涉及的是一種應用于電感元件的線圈結構。
背景技術
線圈結構的電子元件通常設計用來抵御電流的變化,例如,當電流穿過電感器時會產生磁場,而磁場變化可誘發電壓改變并抑制電流的變化,此抑制電流變化的能力即稱為電感。
電感為一種被動元件,其基本組成為磁芯和線圈。目前電感廠商針對這種線圈結構的制作,多使用各種繞線方式完成繞線以制成電感元件中的線圈。在繞線工序的前,必須先制作繞線用的銅線。銅線的制作是利用銅原料本身所具有的延展性,利用設備將銅原料反覆拉伸制成所需線徑大小的銅線。完成拉伸工作后,必須將銅線進行絕緣處理,即涂布絕緣漆于銅線上。完成涂布絕緣漆于銅線表面后,由于絕緣漆為液態,因此必須進行烘烤作業,將絕緣漆烤乾,并使絕緣漆依附于銅線上。此種涂布-烘烤作業可經過多次,以增加絕緣漆依附于銅線上的完整度,避免絕緣漆涂布不均造成銅線外露,而有電路短路的可能。完成上述拉伸、涂布、烘烤作業后,即可將此銅線繞制成電感元件用的線圈。
然而,此種繞線工序所制成的線圈結構仍會有短路的情形發生。其原因在于使用人工或設備繞制線圈時,銅線具有延展性且會適當延展,但是絕緣漆膜的延展性并不如銅線佳,因此一旦銅線延展的程度超過絕緣漆膜所能負荷的程度時,所述絕緣漆膜即有可能會被破壞,而使得銅線外露,易造成線圈短路,進而影響整個電感元件的特性;或是絕緣漆膜延展后,其厚度變薄,使得線圈結構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承受絕緣漆膜易脫落而有短路的風險,間接降低電感元件的品質。
再者,以銅線作為線圈結構的導體,因導體溫度的影響,在導體內部電阻產生的熱不易發散,而導體表面由于散熱快,溫度相對于導體內部會較低,價電子運轉速率低,導致電子通路相對寬大,故導體表面電阻較小,因而產生集膚效應;另電子在導線內進行移動時,在其運動的垂直方向伴隨產生著磁場,而其他電子在磁場作用逐步向導線表層移動,亦會有集膚效應的產生。所謂的集膚效應,即電子會集中在導體的「皮膚」位置上流通,導體的中心部份幾乎沒有電流通過。換言之,電子并非平均分布于整個導體的截面積,這等效于導線的截面減小、電阻增大,因此集膚效應會使得導體的有效電阻增加,間接影響到電感元件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繞線工序亦必須額外使用人工或設備,而額外的人工或設備亦會無形中增加廠商生產的成本。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線圈結構,以解決在進行繞線工序時可能會破壞絕緣漆膜造成短路的問題、有效降低銅線產生的集膚效應,并節省制作成本以及提升電感元件的品質。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線圈結構,應用于電感元件中,包括:
若干個導片,所述導片是以環繞的方式形成不足一回圈;
絕緣層,設置在所述導片上,且外露所述導片的兩端,并使未設置所述絕緣層的所述導片的兩端分別形成焊點;
其中,所述導片是相互堆疊,而所述相互堆疊的導片是利用最上層導片的一焊點電性連接次一導片的另一焊點的方式依序向下電性連接至最下層導片,以形成所述線圈結構,且所述相互堆疊的導片中未電性連接的焊點是作為所述線圈結構的接腳。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導片所形成的形狀是為包含圓形或三個以下轉折部的多邊形。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轉折部的轉折角度為90度。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導片是共平面地環繞形成所述回圈。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相互堆疊的導片所形成的線圈結構為順時針繞向或者逆時針繞向。
作為優選方案,作為所述線圈結構的接腳的導片的厚度是小于所述線圈結構的其他導片的厚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相較于已知技術,本實用新型的線圈結構及其制作方法,可有效解決已知技術中繞制線圈時,可能會破壞絕緣漆膜而有線圈短路之問題;或避免因絕緣漆膜延展后,絕緣漆膜的厚度變薄而有容易脫落造成短路的問題,并可有效降低銅線產生的集膚效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線圈結構較佳實施例1的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線圈結構較佳實施例2的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線圈結構較佳實施例2的組合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線圈結構較佳實施例3的分解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線圈結構的制作方法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美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美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4982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