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安全錘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548116.X | 申請日: | 2013-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273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衛(wèi)紅;王旭;朱迎五;孫伯原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21/02 | 分類號: | B60R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黃燦 |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安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汽車安全錘。
背景技術
汽車安全錘是一種裝置在汽車中,當汽車發(fā)生事故時用來砸碎汽車玻璃窗逃生的工具。請參考圖1,現(xiàn)有汽車安全錘由錘身1和錘頭2組成,錘身1材質(zhì)可以為塑料、木、鋼等,而錘頭2兩側均具有金屬材料的尖頭3。使用該汽車安全錘的逃生幾率在一定程度上會受使用方法與用力程度的限制。這是因為只有用尖頭3用力敲擊鋼化玻璃最薄弱的四角及邊緣或者指定部位,才能較容易地使其破碎。此外,貼在車窗里面的貼膜因本身有撕拉強度也會影響汽車玻璃的破碎。如此導致打碎玻璃的效率較低,可能延誤乘員的逃生時機。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用現(xiàn)有的汽車安全錘敲碎汽車玻璃較困難、不易于用戶操作,需求提供一種汽車安全錘。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汽車安全錘,包括:錘身;及錘頭,所述錘身與所述錘頭的中部連接,所述錘頭的第一端設有金屬制成、用于敲擊物品的第一尖頭,第二端設有超硬材料制成、用于割劃物品的第二尖頭。
優(yōu)選地,所述錘身形成為桿狀,由塑料、木材或金屬材料制成。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尖頭鑲嵌于所述錘頭的第二端。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尖頭設有用超硬材料制成的尖端或棱角。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尖頭超硬材料的尖端或者棱角通過整體制造,或者通過涂覆、沉積、電鍍、焊接方式復合而成。
優(yōu)選地,所述超硬材料為立方氮化硼、金剛石或富硼氧化物。
優(yōu)選地,所述錘身與所述錘頭一體制成。
優(yōu)選地,所述錘身上設置有握持部。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安全錘通過在所述錘頭的第一端設有金屬的第一尖頭,第二端設有超硬材料的第二尖頭,利用第二尖頭的尖端或者棱角在汽車玻璃窗的任意部位做任意割劃,再用錘頭的第一端的第一尖頭敲擊割劃處附近的玻璃,從而能輕易敲碎汽車玻璃、便于用戶操作,提高乘員的逃生幾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的汽車安全錘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安全錘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請參考圖2,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安全錘包括錘身10及錘頭20。所述錘身10與所述錘頭20的中部連接,所述錘身10形成為桿狀,由塑料、木材或金屬材料制成。所述錘頭20的材料為金屬,如鋼;也可以與錘身10的材料相同,并與錘身10一體制成。所述錘身10上設置有握持部,以供使用者握持。
所述錘頭20的第一端設有金屬制成、用于敲擊物品的第一尖頭30,第二端設有超硬材料制成、用于割劃物品的第二尖頭40。所述第二尖頭40采用的超硬材料為立方氮化硼、金剛石或富硼氧化物等其它新材料。所述第二尖頭40鑲嵌于所述錘頭20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尖頭40具有尖端或者棱角。超硬材料的尖端或者棱角既可通過整體制造,也可通過涂覆、沉積、電鍍、焊接等方式復合于所述第二尖頭40上。
使用時,利用錘頭20的第二端的硬度極高的超硬材料的第二尖頭40的尖端或者棱角在汽車玻璃窗的任意部位做任意割劃,再用錘頭20的第一端的第一尖頭30敲擊割劃處附近的玻璃。由于此處的玻璃已獲裂紋,因而會更容易地破碎,直至整塊玻璃完全脫離窗框,打開通向車體外側的生命通道,從而大大提高乘員的逃生幾率。
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安全錘通過在所述錘頭20的第一端設有金屬的第一尖頭30,第二端設有超硬材料的第二尖頭40,利用第二尖頭40的尖端或者棱角在汽車玻璃窗的任意部位做任意割劃,再用錘頭20的第一端的第一尖頭30敲擊割劃處附近的玻璃,從而能輕易敲碎汽車玻璃、便于用戶操作,提高乘員的逃生幾率。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jīng)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48116.X/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