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攜車架夾持自行車的夾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47591.5 | 申請日: | 2013-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276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秋桂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9/10 | 分類號: | B60R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興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架 夾持 自行車 夾具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涉及于交通車輛技術領域的自行車,其中供承載自行車的攜車架,使自行車借以附掛于汽車,特別針對攜車架用來夾持自行車車架的夾具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喜愛自行車旅游、單車運動的人士愈來愈多,所以業界設計一種攜車架,用以附掛于車體的背側或是車體的頂側,利用攜車架來攜掛自行車以隨行于交通車輛,以便自行車附載于汽車而能四處移動。
攜車架連結自行車時使用的是夾具,該夾具一端為定位束,用以夾束于攜車架的架桿,另一端是是夾持束,用以包夾自行車呈橫向的上管,該夾持束為兩個呈開合的弧片,兩弧片的一端為樞設狀,另一相對端是夾持端,夾持端上橫向組穿有螺栓,以便兩弧片以其樞點張開,便可包夾自行車的上管,再配合螺栓予以緊固,確定兩弧片夾緊上管。只是,前述夾具的設計存在一些問題,如下所述:
由于夾持束控制兩弧片夾持自行車的上管,兩弧片的夾持端,其夾持上管的包覆范圍,并沒有全面性包夾住橫管,常在夾持上管之后,于兩夾持端的末端之間(尤其常居于下方)存在顯著的缺口間隙,故而如果受到外力碰撞,甚至是經常因汽車行駛而隨路面顛簸造成震動,很可能造成上管朝下方的缺口間隙而漸松脫于夾持束,造成夾持自行車不牢靠、不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人鑒于前述的問題,進而用心研究開發,因此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攜車架夾持自行車的夾具裝置,其主要是夾具可以更有效地護圍其夾持自行車車架的面積,避免夾具包夾自行車架出現脫位可能的缺口間隙,擴大接觸、護圍面積,讓夾具夾持自行車更加穩固與可靠。
為了可達到前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運用的技術手段在于:提供一種攜車架夾持自行車的夾具裝置,其包含一個供夾持于攜車架適處的定位束,以及一個供夾持自行車車架適處的夾持束,其中自該定位束組穿一個螺桿,該螺桿并組穿一個連管、一個彈簧以及該夾持束,該螺桿穿出該夾持束的末端接合一個控制帽,該控制帽帶動該螺桿,對該夾持束、該定位束同步產生松脫與夾緊的作用,其中:
該夾持束包含一個第一夾部、一個第二夾部,該彈簧受該夾持束的第一夾部及第二夾部所迫抵,該第一、二夾部各有一端為樞端,該兩個樞端可活動地連結,以供該第一、二夾部可以該樞端處為支點形成開合,該第一、二夾部對應該螺桿穿設一個穿孔,以及;
一個內夾座,其設置于該第一、二夾部的一個側面,不同于該樞端的區域,該內夾座為塑性材質,在兩端分別設置一個通孔與一個夾持端,該通孔對應該穿孔,以供該螺桿來貫穿,該夾持端呈相向對稱,以對應夾束自行車車架,該兩夾持端,分別在末端一側外突一個第一限止端、一個第二限止端,該第一、二限止端彼此呈錯開的對稱配置,該第一限止端可靠置于該第二限止端鄰側的末端面上;借助該第一、二限止端,于該夾持端夾束處增加防脫位的護圍作用。?
所述的攜車架夾持自行車的夾具裝置,所述夾持束的第一、二夾部于一個側面凹設有數個卡槽,內夾座對應于第一、二夾部的卡槽,突設有卡柱,供卡柱凹凸配合于卡槽,將各內夾座分別結合于第一、二夾部。
因此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本實用新型可以獲得的功效簡要說明如下所列:?
1.本實用新型的夾具,針對夾持束作改變,尤其是增進夾持束夾持自行車的穩固性。利用夾持束的第一、二夾部,于其相對的內面設置一個內夾座,兩個內夾座在夾持端的末端,分別突伸一個第一限止端、一個第二限止端,借助第一、二限止端互呈左右錯開的對稱配置,在夾持端夾束以外的一側露空區域,起了有效護圍、防脫落的穩固作用,填補夾持端夾持未及完整夾束之處。攜車架隨汽車行駛而恐隨路面顛簸難免造成震動,本實用新型的第一、二限止端在夾持端未及完全夾束的下方露空區域,提供護圍防脫落作用,使自行車不致因行駛路面造成的震動而脫落于夾持束,故本實用新型深具實用性。
2.本實用新型的內夾座為塑性材質,故可以在夾持端輕易形成止滑紋路,來加強夾束自行車車架的摩擦力,同時又不會刮傷自行車車架的表面。
3.本實用新型的內夾座與第一、二夾部可以分開,如果內夾座有所損傷,更換即可,故能長保使用的優良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元件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夾持束立體分解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仰視角度立體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夾持上管的組合剖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未夾持狀態的組合剖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定位束????????????????????11組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高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4759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龜鱉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生態山羊綠色飼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