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毛細管網地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45189.3 | 申請日: | 2013-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643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淵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淵 |
| 主分類號: | F24D3/12 | 分類號: | F24D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文***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毛細管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裝修裝飾材料技術領域,涉及室內采暖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室內地面低溫采暖技術。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毛細管網地板采暖的鋪裝方法還是千遍一律,先在地面上鋪設保溫板,然后在保溫板上鋪設30mm的承重層,再在承重層上鋪設毛細管席,然后,在其上抹上5-10mm厚的灰泥,施工復雜,占用樓層高度,現場比較臟亂差,濕氣重。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一套能專供毛細管網干式鋪裝的一種毛細管網地板采暖系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鋪裝方便、熱量傳輸效果好、加熱均勻的一種新型毛細管網地暖系統。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一種毛細管網地暖系統,包括地板和保溫板以及鋪設在地板和保溫板之間的毛細管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細管網包括進水管和回水管以及連通進水管和回水管的若干直徑在4mm至5mm之間的的毛細管,所述的地板包括基板和復合在基板下表面的導熱介質層,所述的基板的底部形成有若干向上凹的凹槽,相應的所述的導熱介質層形成有若干向上凸起的且能容納所述的毛細管的毛細管容置腔,且所述的凹槽和所述的毛細管容置腔相互貼合,所述的毛細管網被設置在所述的地板和所述的保溫板之間,所述的毛細管處在所述的毛細管容置腔內,且所述的毛細管在通熱水或冷水時能將能量傳遞給所述的導熱介質層,進而加熱所述的地板以達到采暖的目的。
在上述的一種毛細管網地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板為實木或實木多層復合。
在上述的一種毛細管網地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細管和所述的容置腔的中心間距在10mm至40mm之間。
在上述的一種毛細管網地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溫板的材質為XPS擠塑板或酚醛保溫板或EPX保溫板。
在上述的一種毛細管網地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細管的材質為PPR或PE-RT
在上述的一種毛細管網地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熱介質層為鋁型材或鋁箔或錫紙或石墨導熱膜。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鋪裝簡捷,熱量傳遞路徑短,傳熱效果好,熱量損耗少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中的地板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毛細管網地暖系統應用示意圖。
圖中,地板1、基板11、導熱介質層12、凹槽111、毛細管容置腔121、毛細管網2、保溫層3、毛細管21、進水管22、回水管23。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如圖1和2所示,一種毛細管網地暖系統,包括地板1和保溫板3以及鋪設在地板和保溫板之間的毛細管網2,毛細管網2包括進水管2和回水管23以及連通進水管和回水管的若干直徑在4mm至5mm之間的的毛細管21,地板1包括基板11和復合在基板下表面的導熱介質層12,基板11的底部形成有若干向上凹的凹槽111,本案例中,凹槽111被等間距設計,相應的導熱介質層12形成有若干向上凸起的且能容納毛細管21的毛細管容置腔121,且凹槽111和毛細管容置腔121相互貼合,毛細管網2被設置在地板1和保溫板3之間,毛細管21處在毛細管容置腔121內,且毛細管21在通熱水時能將能量傳遞給導熱介質層12,進而加熱地板1以達到采暖的目的。
本實施例中,毛細管容置腔121的中心間距為20mm,相應的毛細管21的中心間距也為20mm;本實施例中,保溫板3材質為高強度的XPS擠塑板。
本實施例中,毛細管21的直徑在4.2mm至4.4mm之間,毛細管的材質為PPR,毛細管21之間的間距為20mm。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地板、基板、導熱介質層、凹槽、毛細管容置腔、毛細管網、保溫層、毛細管、進水管、回水管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淵,未經李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4518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