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拔毒敷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42424.1 | 申請日: | 2013-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586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于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于杰 |
| 主分類號: | A61K9/70 | 分類號: | A61K9/70;A61K31/75;A61P17/02;A61P3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拔毒 敷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特別是外用的敷料。?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外用拔毒敷料一般是指俗語所說的“拔毒膏藥”。它是把具有拔毒療效的中藥膏劑涂覆在膏藥貼上;使用時貼在患者的患處。這項技術自有“拔毒膏藥”以來數千年沒有變化。其存在的缺點是,在貼敷時要先使膏藥加溫軟化,會延誤時間;貼敷在患處會造成污染;解脫膏藥時會對患處皮膚發生粘連,給患者帶來痛苦。膏藥是有機物制品,具有一定的營養物質。放置時間久了會發生變質的情況,喪失藥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采用新材料和新構造的拔毒敷料技術方案,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拔毒敷料由敷料袋和置于袋中的吸附樹脂構成。?
敷料袋至少在接觸患者皮膚一側是布滿微孔的極薄織物;所述的微孔孔徑小于袋內的樹脂粒徑;所述的極薄織物厚度允許有彈性的患者皮膚在包扎壓力條件下,透過織物上的微孔與袋內的樹脂顆粒發生?接觸。?
敷料袋不接觸患者皮膚一側與綁扎帶或粘膏結為一體。?
敷料袋內的樹脂是苯乙烯系大孔吸附樹脂。?
所述的大孔吸附樹脂是樹脂碳骨架中嵌入三價金屬,且因此帶有活性位點的苯乙烯系吸附樹脂。?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如附圖所示:?
附圖1是帶捆扎帶的拔毒敷料示意圖;?
附圖2是帶粘膏的拔毒敷料示意圖。?
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加以具體說明:?
圖中的數字標號分別代表:?
1、敷料袋,其中球形袋1.1,平裝袋1.2;?
2、袋中的樹脂;?
3、包扎帶;?
4、粘膏。?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拔毒敷料的新結構是采用敷料袋1代替現有技術的膏藥貼。敷料袋可以由至少兩種構造形式,一種是球形袋1.1,另一種是平裝袋1.2。?
本實用新型拔毒敷料新拔毒材料是采用吸附樹脂2代替現有技?術的膏藥。?
本實用新型的敷料袋包裝材料是布滿微孔的織物,可以是紡織物或者無紡織物或者其它布滿微孔的高分子薄膜材料。微孔孔徑須小于樹脂顆粒的粒徑,避免樹脂從中脫落。對織物或者薄膜材料及其微孔的另一個要求是,可以允許患處皮膚透過微孔與袋內的樹脂發生接觸。這些技術要求可以根據樹脂顆粒的粒徑決定微孔的孔徑和織物或者薄膜的厚度,在現有技術中不難實現。?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將本實用新型袋裝的拔毒敷料直接敷貼在患處,沒有捆扎袋和粘膏時可以用手壓敷。如果采用帶捆扎帶結構或帶粘膏結構的,可以用捆扎帶把拔毒敷料緊緊地捆扎在患處,或者用粘膏貼敷在患處周圍,使拔毒敷料壓敷在患處。?
本實用新型敷料幾乎可以用于現有技術所應用的所有范圍,替代現有技術的膏藥。特別是對于有毒蟲叮咬的傷口部位,及時拔毒可以救治中毒患者。?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突出的實質性特點,是采用了新材料和新結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顯著進步,是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全部問題:對患處可以及時救治,并且沒有污染,也不會使患者產生任何痛苦。并且,新材料樹脂是高分子化學材料,在密封保存條件下保持療效基本上沒有期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于杰,未經于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424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