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天線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38847.6 | 申請日: | 2013-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13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詹詩怡;王棟樑 | 申請(專利權)人: | 斯凱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22 | 分類號: | H01Q1/22;H01Q7/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張浴月;張龍哺 |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區中關村科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天線結構,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近場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的天線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達,移動裝置在近年日益普遍,常見的例如:手提式電腦、移動電話、多媒體播放器以及其他混合功能的便攜式電子裝置。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移動裝置通常具有無線通信的功能。有些涵蓋長距離的無線通信范圍,例如:移動電話使用2G、3G、LTE(Long?Term?Evolution)系統及其所使用700MHz、850MHz、90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2300MHz以及2500MHz的頻帶進行通信,而有些則涵蓋短距離的無線通信范圍,例如:Wi-Fi、Bluetooth以及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系統使用2.4GHz、3.5GHz、5.2GHz和5.8GHz的頻帶進行通信。
以具有近場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功能的移動裝置為例,其天線結構通常須占據多層軟性電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FPCB)的多個表面。如此設計方式不僅成本較高,且其天線結構的尺寸普遍較大,不適合應用于追求薄形化的現今各種移動裝置當中。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先前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低成本小尺寸的近場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天線結構。
在較佳實施例中,此種天線結構包括:一軟性電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FPCB);一導體線圈,整體均設置于該軟性電路板的同一表面上;以及一第一電感器,串聯耦接至該導體線圈。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導體線圈包括互相耦接的多個環圈。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環圈大致為不同尺寸的多個矩形。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環圈的數量至少為2。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電感器設置于該導體線圈中,并鄰近于該導體線圈的一第一端。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天線結構還包括:一第二電感器,串聯耦接至該導體線圈。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二電感器設置于該導體線圈中,并鄰近于該導體線圈的一第二端。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天線結構還包括:一印刷電路板,與該軟性電路板分離,其中該第一電感器設置于該印刷電路板的一表面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天線結構還包括:一第一導體彈片,設置于該軟性電路板和該印刷電路板之間,其中該第一電感器系經由該第一導體彈片耦接至該導體線圈的一第一端。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天線結構還包括:一第二電感器,設置于該印刷電路板的該表面上;以及一第二導體彈片,設置于該軟性電路板和該印刷電路板之間,其中該第二電感器系經由該第二導體彈片耦接至該導體線圈的一第二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天線結構能夠用于近場通信,尺寸小,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的天線結構的俯視圖;
圖2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的天線結構的俯視圖;
圖3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的天線結構的側視圖;以及
圖4是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的天線結構的側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00、200、300、400~天線結構;
110~軟性電路板;
120~導體線圈;
121~導體線圈的第一端;
122~導體線圈的第二端;
123~導體線圈的環圈;
131~第一電感器;
132~第二電感器;
310~印刷電路板;
321~第一導體彈片;
322~第二導體彈片;
351、352~端點;
E1~軟性電路板的表面;
E2~印刷電路板的表面。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斯凱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經斯凱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3884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脫離裝置
- 下一篇:一種連續模的上模側沖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