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子體溫計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38533.6 | 申請日: | 2013-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066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翊;王東梅;閻立和;辛建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姆龍健康醫療事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61B5/01 | 分類號: | A61B5/01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董雅會;郭曉東 |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體溫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體溫計,尤其涉及電子體溫計的下殼體和金屬帽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對于電子體溫計來說,普遍采用通過設置在電子體溫計的前端金屬帽內部的傳感器來檢測溫度的結構。
作為以往的電子體溫計已知如下的結構,包括:下殼體,中心形成有孔,從前端部延伸形成有階梯部;金屬帽,呈帶底的筒狀,外嵌固定在階梯部上,在內表面上通過粘接劑粘接有傳感器。在使用該電子體溫計測量體溫時,基于設置在金屬帽的內表面上的傳感器的檢測信號來獲得溫度。
為了能夠快速且高精度地測量體溫,在現有的電子體溫計中普遍采用高速的傳感器,這種高速的傳感器比普通的傳感器外徑更小,并且對安裝在金屬帽內的位置有著嚴格的要求,要求其中心位置距離金屬帽的底部的距離在1.5~2.8mm之間。而且,為了使電子體溫計小型化,現有的電子體溫計的金屬帽的長度尺寸也設計得較小,在這種結構的電子體溫計中,存在如下的問題。即,用于粘接固定傳感器的固化了的粘接劑的后端部與階梯部的前端部之間的距離過近,兩者容易發生干涉。在這種情況下,持續對傳感器作用應力,使得傳感器容易斷裂、脫落,使得廢品率增加,生產效率低。
以往,為了避免這種現象,通常采用提高從下殼體的前端部延伸出的階梯部的加工精度的措施,這樣對加工模具的精度要求變高,導致成本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鑒于這種情況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降低成本的電子體溫計,其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降低廢品率、生產效率高的電子體溫計。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1為一種電子體溫計,包括從前端部延伸形成有階梯部的下殼體和外嵌固定在所述階梯部上且前端有底的筒狀的金屬帽,并且所述金屬帽的內表面的截面形狀、所述階梯部的外表面的截面形狀相匹配,其特征在于,所述階梯部的前端部的周向上包括至少一處切缺部,在所述下殼體的長度方向上,在所述切缺部的前端面和所述階梯部的最前端面之間形成有空余空間,以避免粘接固定在所述金屬帽的內表面上的傳感器和/或用于粘接固定該傳感器的固化了粘接劑與所述階梯部的所述前端部接觸。
技術方案2的電子體溫計,在技術方案1中,所述階梯部的外表面的截面形狀為橢圓形,所述切缺部形成在所述階梯部的徑向上長的位置,所述金屬帽的壁厚均勻,所述傳感器粘接在所述金屬帽的內表面上的徑向上長的位置。
技術方案3的電子體溫計,在技術方案2所中,在所述階梯部上相向地形成有兩處切缺部。
技術方案4的電子體溫計,在技術方案1中,所述階梯部的外表面的截面形狀為圓形,所述金屬帽的壁厚均勻,在所述金屬帽上的粘接有所述傳感器的位置形成有定位機構。
技術方案5的電子體溫計,在技術方案4中,所述定位機構為花鍵或突起標記。
技術方案6的電子體溫計,在技術方案1~5中,所述切缺部的所述前端面到所述階梯部的所述最前端面的距離為所述階梯部在所述下殼體的長度方向上的長度的1/4~1/3。
技術方案7的電子體溫計,在技術方案1~6中,所述切缺部的前端部附近的中心孔的內表面為越靠近所述切缺部的所述前端面越向外周側傾斜的倒圓錐臺面,并且,所述切缺部的前端部附近的所述中心孔與所述切缺部的所述前端面的連接處以及所述切缺部的前端部附近的所述中心孔與所述階梯部的中心孔的連接處都形成為圓角。
技術方案8的電子體溫計,在技術方案2或4中,在所述下殼體的徑向上,所述階梯部的外表面到所述下殼體的外表面的距離等于所述金屬帽的厚度。
根據本實用新型,因為階梯部的前端部的周向上包括至少一處切缺部,在下殼體的長度方向上,在切缺部的前端面和階梯部的前端面的之間形成有空余空間,以避免粘接固定在金屬帽的內表面上的傳感器和/或用于粘接固定該傳感器的固化了粘接劑與階梯部的前端部接觸,因此不用提高加工模具的精度,就能夠避免傳感器與階梯部的前端部發生接觸、干涉的情況,從而能夠降低成本。而且,能夠減少或者避免因傳感器與階梯部接觸而對傳感器作用應力,從而能夠減少或消除傳感器斷裂、脫離的現象,因而能夠減少不良品。
根據本實用新型,由于階梯部的外表面的截面形狀為橢圓形,切缺部形成在階梯部的徑向上長的位置,并且傳感器粘接在金屬帽的內表面上的徑向上長的位置,因此在組裝金屬帽和下殼體時,只要將金屬帽外嵌固定在階梯部上即可,不需要另外確定傳感器以及切缺部的位置,從而提高生產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姆龍健康醫療事業株式會社,未經歐姆龍健康醫療事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385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清淤機的耙泥與吸泥裝置
- 下一篇:一種自開式固液分離垃圾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