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飯煲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38320.3 | 申請日: | 2013-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32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坂口洋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象印魔法瓶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運樸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飯煲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飯煲。
背景技術
以往,在電飯煲中,公知有設置比形成于底面的凹部的基準底面低的集水部,在該集水部形成開口部的結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但是,上述電飯煲采用利用加熱板對內容器直接加熱的結構,與近年來的利用感應加熱線圈進行感應加熱的方式不同。因此,不足以應對通過開口部從外部插入棒狀物的情況。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357783號公報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要解決的課題
本實用新型的課題在于避免內部結構部件由于從開口部插入棒狀物而損傷。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作為解決上述課題的手段,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飯煲,
該電飯煲在電飯煲本體的底面具有開口部,
從所述開口部觀察所述電飯煲本體的內部,在比所述電飯煲本體的底面高的位置設置有至少覆蓋所述開口部的一部分的侵入防止部。
根據該結構,即使從開口部插入棒狀物,該棒狀物也與侵入防止部相抵接,而阻止該棒狀物的進一步的侵入。因此,電飯煲本體內的電氣部件等不會由于插入的棒狀物而損傷。另外,侵入防止部設于從電飯煲本體的底面離開的位置,因此,即使在電飯煲本體內侵入有液體,也能通過開口部可靠地排出。
所述侵入防止部與從所述開口部插入的棒狀物相抵接,防止所述棒狀物與配置于所述電飯煲本體內的電氣部件相干涉即可。
所述侵入防止部設于從所述電飯煲本體的底面延伸的壁部的前端側即可。
優選為,該電飯煲具備與所述壁部對置的輔助壁。
根據該結構,從開口部插入的棒狀物即使避開侵入防止部而要進一步向內部侵入,由于在此處形成有輔助壁,因此能防止進一步的侵入。另外,由于輔助壁與壁部對置地設置,因此,能確保到達開口部的足夠的空間,雖然存在輔助壁,排水性能也不會變差。
優選為,所述輔助壁從所述電飯煲本體的底面延伸至比所述侵入防止部高的位置。
根據該結構,即使增大侵入防止部與輔助壁之間的距離而提高排水性能,也能利用比侵入防止部延伸的輔助壁可靠地防止棒狀物的侵入。
優選為,所述電飯煲本體具備:
保護框,其構成配置有內容器的收容凹部的底面,在該保護框上形成有安裝孔,該保護框對配置于該安裝孔周圍的感應加熱機構進行保持;
傳感器,其安裝于所述保護框的安裝孔,與所述內容器相抵接而用于檢測溫度;
底構件,其配置于所述保護框的下方側,使支承所述傳感器的傳感器支承部朝向上方突出,
所述輔助壁由所述傳感器支承部的外壁構成。
根據該結構,利用形成于電飯煲本體的傳感器支承部,不僅能支承傳感器,而且也能有效地進行棒狀物的侵入防止,并且排水性能也不會變差。
優選為,所述侵入防止部具有能限制從所述開口部插入的棒狀物的前端的侵入范圍的位置限制機構。
根據該結構,通過形成于侵入防止部的位置限制機構的作用,能適當地防止避開侵入防止部而要侵入內部的棒狀物的進一步的侵入。
所述位置限制機構也可以為形成于侵入防止部的凹部。
實用新型的效果
根據本實用新型,由于在比電飯煲本體的底面高的位置設置至少覆蓋開口部的一部分的侵入防止部,因此,能限制棒狀物的插入位置而可靠地防止內部的電氣部件等的損傷。另外,由于侵入防止部與開口部分開,因此,也不會有損排水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電飯煲的立體圖。
圖2是圖1的剖視圖。
圖3是圖1的第一底構件的立體圖。
圖4(a)是圖3的傳感器支承臺附近的剖面立體圖,(b)是引導孔附近的概略剖視圖。
圖5是基板支架、第一控制基板及云母板的分解立體圖。
圖6是圖5的基板支架的俯視圖。
圖7(a)是肩構件的立體圖,(b)是操作按鈕附近的概略剖視圖。
圖8是另一實施方式的引導孔附近的概略剖視圖。
符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象印魔法瓶株式會社,未經象印魔法瓶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383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