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潤滑供氣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38267.7 | 申請日: | 2013-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89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雷冀;蔣永軍;楊世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三一重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N7/34 | 分類號: | F16N7/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潤滑 供氣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動執行元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潤滑供氣系統。
背景技術
潛孔錘利用壓縮空氣驅動錘體內活塞作反復運動,錘端部的鉆頭產生高頻率沖擊力,直接作用于巖石地層形成樁孔。潛孔錘通常與鉆機搭載使用,用來對卵礫石地層或中硬巖層等復雜的曾進行打樁。近年來,隨著工程建設的快速發展,潛孔錘及其它氣動執行元件的應用愈來愈廣泛,對其性能的改進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潛孔錘等氣動執行元件在工作過程中,需要一定壓力和流量的壓縮空氣為其提供動力,與此同時還需要為潛孔沖擊錘提供潤滑及冷卻作用,因此,通常都需要一套潤滑供氣系統,即該系統即具有供給壓力氣體的作用,還具有供給霧化潤滑油作用。傳統的潤滑供氣系統通常包括空氣壓縮機、儲氣罐、油霧器以及配管,從空氣壓縮機出來的壓縮空氣通過油霧器后,產生油氣混合物,此油氣混合物可以為氣動執行元件提供動力、潤滑及冷卻的作用。為了保證潛孔錘連續工作的需要,潤滑供氣裝置需要能夠連續工作數小時,這對裝置一次性加油后的儲油量要求較高。但通常油霧器的儲油量較小,難以滿足為潛孔錘連續多小時提供壓力油氣混合物的要求。
為了提高儲油量,現有技術還有采用使用油罐代替油霧器的方案,該潤滑供氣系統中將油罐設置于氣罐的上方,即油罐和氣罐堆疊設置,氣罐的入氣口連接空氣壓縮器,潤滑油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氣罐內與高壓氣體混合霧化,形成油氣混合物。采用該裝置雖使得供油量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油缸重量較重,氣罐重量較輕,因此這種油罐置上氣罐置下的結構穩定性較低,當遇到振動時,整個系統容易發生傾覆;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油罐的重量不可過大,這也限制了儲油量;其次,潤滑油霧化不夠充分,潤滑油利用率較低,影響對氣動執行元件的潤滑和冷卻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油罐儲油量較大且潤滑油霧化充分的潤滑供氣系統。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潤滑供氣系統,包括:空氣壓縮機、文丘里管,以及并列布置的氣罐和油罐;所述空氣壓縮機設置有高壓氣輸出口;所述氣罐設置有高壓氣輸入口、出氣口、進油口、油氣混合口和連接口;所述油罐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油口;所述高壓氣輸出口與所述高壓氣輸入口相連;所述出氣口與所述進氣口相連;所述出油口與所述進油口相連;所述文丘里管的入口與所述連接口相連,喉段與所述油氣混合口相連,出口用于與氣動執行元件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油氣混合口設置于所述氣罐的底部,所述進油口靠近所述油氣混合口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高壓氣輸入口與所述高壓氣輸出口之間設置有第一控制閥,和/或所述出油口與所述進油口之間設置有第二控制閥。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閥為節流截止閥。
進一步地,所述文丘里管的出口處設置有第三控制閥。
進一步地,所述氣罐設置有氣壓安全閥,以及用于顯示所述氣罐內氣壓的壓力表。
進一步地,所述油罐設置有加油口和/或排油口。
進一步地,所述油罐設置有最高油位視油器和/或最低油位視油器。
進一步地,所述潤滑供氣系統還包括底座組件,所述氣罐和油罐安裝于所述底座組件。
進一步地,所述氣罐和油罐均設置有吊耳,和/或所述底座組件設置有吊耳。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潤滑供氣系統包括:空氣壓縮機、文丘里管,以及并列布置的氣罐和油罐。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潤滑供氣系統將氣罐與油罐并列設置,由此提高整體系統結構的穩定性;并且,列為了保證潤滑油能夠霧化充分,將在氣罐內初步混合的油氣混合物導入文丘里管的喉段,在文丘里效應的作用下,油氣混合物被加速,進而實現潤滑油的充分霧化。由于氣罐與油罐并列設置,因此油罐的重量對整體系統穩定性的影響較小,由此可增加油罐的儲油量,為啟動執行元件的長時間連續工作提供前提。加之潤滑油可充分潤滑,由此提高潤滑油的利用效率,提高對氣動執行元件的潤滑和冷卻效果。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潤滑供氣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潤滑供氣系統中氣罐的了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文丘里管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空氣壓縮機?????????????101??高壓氣輸出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三一重機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市三一重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3826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省力傘
- 下一篇:帶觀測孔的吸水性好的新型窗簾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