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成型模具上的澆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34025.0 | 申請日: | 2013-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277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界首市恒信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9/26 | 分類號: | B29C39/26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 34117 | 代理人: | 婁爾玉 |
| 地址: | 2365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成型 模具 澆鑄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具體涉及一種成型模具上的澆鑄裝置。?
背景技術:
模具是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
而模具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在模具中填料,然后通過一系列的加工工序使得材料能夠很好的塑形,但是在許多的模具當中都需要將模具打開,然后才能夠將材料導入模具,并且也有一些模具這有澆鑄的孔槽,但是這些孔槽都只設有一個或者兩個,這樣澆鑄起來就非常的麻煩,會浪費大量的時間,也有可能會浪費材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制作簡單、澆鑄快速的成型模具上的澆鑄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成型模具上的澆鑄裝置,包括上模與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澆鑄孔,所述凹槽設有兩個,分別為小凹槽與大凹槽;?
所述小凹槽為“一”字型結構,大凹槽為“S”形結構,所述小凹槽穿過大凹槽的中心位置,將大凹槽等分;?
所述小凹槽上設有兩個澆鑄孔,所述大凹槽上設有四個澆鑄孔;?
所述小凹槽上的兩個澆鑄孔對稱放置在槽內兩端;?
所述大凹槽上的四個澆鑄孔均勻等距設在槽內;?
所述凹槽為“U”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設有兩個凹槽,交錯放置,這樣就可以通過一次導入料就可以,并且設為兩種不同的形狀,這樣可以良好的分散料,而“U”形的凹槽使得料不會溢出凹槽,并且料的流動非常的快速,而每個凹槽內的澆鑄孔都是等距設置的,這樣料也非常能夠方便并且快速的流入模具內部,這樣就非常的簡單,而“S”形的凹槽的可以在流動的時候起到緩沖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制作簡單、澆鑄快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成型模具上的澆鑄裝置,包括上模1與下模,上模1上設有凹槽2,凹槽2內設有澆鑄孔3,凹槽2設有兩個,分別為小凹槽21與大凹槽22,小凹槽21為“一”字型結構,大凹槽22為“S”形結構,小凹槽21穿過大凹槽22的中心位置,將大凹槽22等分,小凹槽21上設有兩個澆鑄孔3,大凹槽22上設有四個澆鑄孔3,小凹槽21上的兩個澆鑄孔3對稱放置在槽內兩端,大凹槽22上的四個澆鑄孔3均勻等距設在槽內,凹槽2為“U”形結構。?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界首市恒信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經界首市恒信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340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改進型SD-OCT系統
- 下一篇:一種用于低速沖擊測試的測速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