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合成S-2-氯丙酸甲酯的尾氣吸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32068.5 | 申請日: | 2013-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589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程經順;倪建彬;江維崇;楊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市三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00 | 分類號: | B01D53/00;B01D53/78;B01D53/50;B01D53/6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黃春松 |
| 地址: | 215619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合成 丙酸 尾氣 吸附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尾氣吸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合成S-2-氯丙酸甲酯的尾氣吸附裝置,主要屬于化工設備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合成制造S-2-氯丙酸甲酯的工藝中一般采用D-乳酸甲酯和氯化亞砜反應的路線,反應副產二氧化硫和氯化氫氣體。為了使參與反應的原料充分反應必須把反應產生的氣體及時移除,通常采用加熱的方式一方面提高反應速度,另一方面把反應產生的氣體趕出。利用尾氣處理吸附裝置對汽化的原料進行回收,對反應副產二氧化硫和氯化氫氣體進行吸收處理獲得混酸(稀硫酸、鹽酸)外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合成S-2-氯丙酸甲酯的尾氣吸附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一種合成S-2-氯丙酸甲酯的尾氣吸附裝置,包括反應釜、冷凝器、氣液分離器、尾氣緩沖罐和尾氣處理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氣吸附裝置設有第一液封U型管和第二液封U型管,所述反應釜頂部設有出氣口和進液口,所述第一液封U型管一端連接反應釜的出氣口,另一端連接冷凝器,所述第二液封U型管一端連接反應釜的進液口,另一端連接氣液分離器,所述冷凝器底部與氣液分離器相連,所述氣液分離器連接尾氣緩沖罐,所述尾氣緩沖罐頂部由管道連接尾氣處理組件,底部由管道連接至第二液封U型管。?
進一步地,所述尾氣吸附裝置還設有二級冷凝器,所述二級冷凝器設置于氣液分離器與尾氣緩沖罐之間,所述二級冷凝器頂部由管道連接氣液分離器,底部設有兩個支管,其中一個支管連接第二液封U型管,另一個支管連接至尾氣緩沖罐頂部。?
進一步地,所述尾氣處理組件包括降膜吸收器、填料吸收塔、混酸槽和液堿中和槽,所述降膜吸收器頂部由管道連接尾氣緩沖罐頂部,降膜吸收器底部由管道連接混酸槽,所述混酸槽設有連接至降膜吸收器頂部的輸料管,所述降膜吸收器底部還設有出氣孔,所述出氣孔由導管連接填料吸收塔底部,所述填料吸收塔頂部設有排空通道,所述填料吸收塔底部由管道連接液堿中和槽,所述液堿中和槽設有連接至填料吸收塔頂部的傳輸管。?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尾氣吸附裝置,設有液封U型管與冷凝器進行外回流,使得反應的易汽化的原料不會流失,節約了原料,降低了成本;同時確保冷凝器內冷凝液不會直接回流至反應釜,保證了反應釜的安全,尾氣經過處理后達到排放標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合成S-2-氯丙酸甲酯的尾氣吸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便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述,以使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如圖1所示,合成S-2-氯丙酸甲酯的尾氣吸附裝置,包括反應釜1、冷凝器2、氣液分離器3、尾氣緩沖罐4和尾氣處理組件5,特別地,尾氣吸附裝置設有第一液封U型管6和第二液封U型管7,反應釜1頂部設有出氣口11和進液口12,第一液封U型管6一端連接反應釜1的出氣口11,另一端連接冷凝器2,第二液封U型管7一端連接反應釜1的進液口12,另一端連接氣液分離器3,冷凝器2底部與氣液分離器3相連,氣液分離器3連接尾氣緩沖罐4,尾氣緩沖罐4頂部由管道連接尾氣處理組件5,底部由管道連接至第二液封U型管7。?
為優化本裝置,尾氣吸附裝置還設有二級冷凝器8,二級冷凝器8設置于氣液分離器3與尾氣緩沖罐4之間,二級冷凝器8頂部由管道連接氣液分離器3,底部設有兩個支管,其中一個支管連接第二液封U型管7,另一個支管連接至尾氣緩沖罐4頂部。?
另外,尾氣處理組件包括降膜吸收器、填料吸收塔、混酸槽和液堿中和槽,降膜吸收器頂部由管道連接尾氣緩沖罐頂部,降膜吸收器底部由管道連接混酸槽,混酸槽設有連接至降膜吸收器頂部的輸料管,降膜吸收器底部還設有出氣孔,出氣孔由導管連接填料吸收塔底部,填料吸收塔頂部設有排空通道,填料吸收塔底部由管道連接液堿中和槽,液堿中和槽設有連接至填料吸收塔頂部的傳輸管,附圖省略尾氣處理組件5內各部件標記。?
具體實施時,采用兩級冷凝器,尾氣及部分原料由第一液封U型管經一級冷凝器冷凝,冷凝后的原料進入氣液分離器,再由第二液封U型管回流至反應釜繼續參與反應,剩余尾氣進入第二冷凝器繼續冷凝,冷凝后的原料回流至第二液封U型管后進入反應釜繼續參與反應,未被冷凝的含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的尾氣進入尾氣緩沖罐,尾氣一部分會溶于尾氣緩沖罐,另一部分進入尾氣處理組件進行尾氣處理,尾氣處理組件的功能實現非本實用新型技術重點,故不再贅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市三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市三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3206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