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指數(shù)可變增益放大電路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529319.4 | 申請日: | 2013-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068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蘇爾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G3/20 | 分類號: | H03G3/2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52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指數(shù) 可變 增益 放大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增益放大電路,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指數(shù)可變增益放大電路。
背景技術
放大電路可分為可變增益放大電路和指數(shù)可變增益放大電路。所述可變增益放大電路是指對輸入信號進行放大的電路,而且該放大增益可在一定范圍內調節(jié),一般有個控制端,用來控制放大的增益。所述指數(shù)可變增益放大電路又稱為分貝線性放大電路(linear-in-dB)?,是指對輸入信號進行可變增益放大的電路,而且該放大增益用分貝表示時,可在一定范圍線性內調節(jié);若使用常的輸出電壓幅度除以輸入電壓幅度的增益定義,則增益是指數(shù)變化;當控制端電壓或電流線性變化時,放大電路的增益按指數(shù)變化。
一般的實現(xiàn)增益可調放大的電路如附圖1所示,一個可變電阻接在兩個NMOS管M1和M2的源級中間,起到負反饋的作用,使得增益可近似為MOS管漏極和源級之間的電阻的比,這種電路的線性度比較好,特別是輸入信號大,需要的增益小的時候;但是,可變電阻的可變范圍很少可以做到幾個數(shù)量級以上,導致可調增益的范圍比較小,不太適合做指數(shù)可變增益放大電路。
還有一種可變增益的實現(xiàn)方式為利用MOS管的比例,如附圖2所示,根據(jù)MOS管的工作原理,圖2所示電路的電壓增益可近似為???????????????????????????????????????????????,其中I,W,L分別為M1和M2的直流偏置電流,溝道寬度,溝道長度。其中溝道寬度是可以離散的調節(jié),如1um,1.2um等,而非可以連續(xù)調節(jié);但是該結構也不太適合增益范圍大的運用,否則輸入管的電容太大,影響帶寬。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實現(xiàn)電壓增益跟隨增益控制的線性變化而指數(shù)變化的新型指數(shù)可變增益放大電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新型指數(shù)可變增益放大電路,由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第九MOS管、第十MOS管、第十一MOS管、第十二MOS管和第十三MOS管構成;所述第一MOS管源極連接第十三MOS管的漏極,柵極連接輸入正電壓Vin+,漏極連接電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極連接第十二MOS管的漏極,柵極連接輸入負電壓Vin-,漏極連接電流l1;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極和柵極均與第十三MOS管的源極連接,第三MOS管的漏極和第四MOS管的漏極均連接電流l2,第四MOS管的源極和柵極均與第十二MOS管的柵極連接;所述第十三MOS管和第十二MOS管的源極分別與第七MOS管和第八MOS管的漏極連接,柵極均連接電壓Vb3;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極接在第七MOS管的漏極和第十三MOS管的源極之間,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極接在第八MOS管的漏極和第十二MOS管的源極之間;其中第五MOS管的源極與第六MOS管的源極連接,柵極與第六MOS管的柵極連接;所述第七MOS管的柵極和第八MOS管的柵極均與共模反饋模塊連接,第七MOS管的源極連接第九MOS管的漏極,第八MOS管的源極連接連接第十MOS管的漏極;所述第九MOS管和第十MOS管的源極均與第十一MOS管的漏極連接,柵極均與共模反饋模塊連接,且所述第十一MOS管的柵極也與共模反饋模塊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第五MOS管和第六MOS管的源極和柵極之間并接有一電容C1。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是:這種新型指數(shù)可變增益放大電路可調范圍大,適合增益范圍大的運用,能夠實現(xiàn)電壓增益跟隨增益控制的線性變化而指數(shù)變化。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已有的增益可調放大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2是采用比例MOS管的可變增益放大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新型指數(shù)可變增益放大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MOS管;2、第二MOS管;3、第三MOS管;4、第四MOS管;5、第五MOS管;6、第六MOS管;7、第七MOS管;8、第八MOS管;9、第九MOS管;10、第十MOS管;11、第十一MOS管;12、第十二MOS管;13、第十三MOS管;14、共模反饋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蘇爾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蘇爾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2931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