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脹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27927.1 | 申請日: | 2013-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559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史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史明 |
| 主分類號: | F16C35/12 | 分類號: | F16C35/12;B02C17/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14000 內蒙古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領域,尤其涉及脹緊裝置。?
背景技術
球磨機是冶金、電力、水泥、耐火等行業里用的主要設備,傳統球磨機用的軸承由于制造技術的限制,均采用滑動軸承。該滑動軸承主要缺點是摩擦阻力大、耗能多,軸瓦易磨損膠合,維護費用高且稀油潤滑耗油量大、耗電高,正常轉動時產生大量熱能,需循環水冷卻降溫,一旦出現停水、停油或少油、油質臟等情況就會導致軸承合金瓦燒損,造成停產。由于球磨機規格型號繁多,球磨機的中空軸和軸瓦是根據球磨機規格型號而設定的,故給保養維護帶來了較大困難,為了解決以上難點,同時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大部分廠家開始改造這些老式磨機。而節能改造過程中就出現了中空軸和滾動軸承內套固定的問題。?
即目前將球磨機的滑動軸承改造為滾動軸承時,球磨機的中空軸與滾動軸承內套無法固定。?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脹緊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一種脹緊裝置,包括兩個圓錐環和兩個定位套;兩個所述圓錐環并排且固定連接;兩個所述圓錐環的內壁與球磨機的中空軸配合;?兩個所述圓錐環的外壁與滾動軸承的內套配合;兩個所述圓錐環固定連接;兩個所述定位套套在所述球磨機的中空軸上且分別位于所述圓錐環的兩側;一個所述定位套的一端與中空軸的一個軸肩配合,另一端與一個圓錐環配合;另一個所述定位套的一端與中空軸的另一個軸肩配合,另一端與另一個圓錐環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優點在于:該脹緊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圓錐環。其中圓錐環的內壁與球磨機的中空軸配合,其外壁與滾動軸承的內套配合,使得球磨機的中空軸與滾動軸承的內套固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脹緊裝置安裝后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脹緊裝置安裝后的外觀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圓錐環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脹緊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圓錐環105;所有的圓錐環105的內壁與球磨機的中空軸101配合;所有的圓錐環105的外壁與滾動軸承104的內套配合。?
所有的圓錐環105固定連接。?
該脹緊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圓錐環105,其中圓錐環105的內壁與球磨機的中空軸101配合,其外壁與滾動軸承104的內套配合,使得滾動軸承104通過該脹緊裝置固定在球磨機中空軸101。?
優選地,圓錐環105為兩個;兩個圓錐環105并排且固定連接。兩個圓錐環105并排固定后再與中空軸101及滾動軸承104的內套配合,使得中空軸101與滾動軸承104的內套更緊固。?
為了便于圓錐環105套在中空軸101上,兩個圓錐環105分別被均分為多個環瓣301;每一個環瓣301上設置有多個通孔302;兩個圓錐環105通過螺栓穿過通孔302固定連接。?
優選地,兩個圓錐環105分別被均分為三個環瓣301。即三個環瓣301圍成一個圓錐環105。通過螺栓緊固后分別與中空軸及滾動軸承的內套配合。當然,每個圓錐環可以被均分為兩個環瓣、四個環瓣或者更多個環瓣。?
為了避免螺栓將圓錐環緊固后容易松動,螺栓103為雙頭螺栓;雙頭螺栓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開口銷孔;與雙頭螺栓螺紋配合的螺母上設置有第二開口銷孔;第一開口銷孔與第二開口銷孔通過開口銷配合。即螺栓103穿過通孔302后,螺栓103的兩端分別通過螺母擰緊并通過開口銷防止螺母松動。?
為了避免圓錐環105在中空軸101上滑動,該脹緊裝置還包括兩個定位套106;兩個定位套套在球磨機的中空軸上且分別位于圓錐環的兩側;一個定位套的一端與中空軸的一個軸肩102配合,另一端與一個圓錐環配合;另一個定位套的一端與中空軸的另一個軸肩配合,另一端與另一個圓錐環配合。即中空軸上有兩個軸肩,圓錐環位于兩個軸肩之間,通過兩個定位套將圓錐環定位在中空軸上。?
進一步,兩個定位套上設置有多個鎖緊螺紋孔201;鎖緊螺釘穿過鎖緊螺紋孔201與中空軸緊固。?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史明,未經李史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279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壓軸承缸體骨架裝配模
- 下一篇:蓮花頭自轉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