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冷鐓機自動開鉗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26628.6 | 申請日: | 2013-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485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長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長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3/10 | 分類號: | B21J13/10;B21J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31532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鐓機 自動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用的緊固件加工裝置,特別是一種汽車螺母冷鐓機上使用的自動開鉗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汽車產品日新月異,為人們日常生活所必需幾乎成了不可缺少的用品,汽車組成零件、連接件及緊固件共同用來保證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現有技術的冷鐓方法加工緊固件、異形件是一種綜合經濟效益很高的加工方法,是緊固件行業普遍采用的加工方法,也是一種國內外廣為利用、很有發展的先進的加工方法。隨著消費者對汽車產品質量的要求提升,也對緊固件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汽車零部件是我國汽車工業參與全球化的重要領域。法蘭類緊固件的冷鐓工藝如今已經非常成熟,通常采用多工位成型來滿足客戶的高要求。但是目前眾多的螺母類冷鐓機均采用彈性夾鉗的方式夾持零件最大外徑,當下一工步有更大成型時,更大的沖頭就會與彈性夾鉗干涉,無法穿越夾鉗成型零件,造成夾鉗和沖頭直接破損或部分產品無法通過冷鐓方式加工,導致成本高效率低。面對這個問題,往往采用迂回加工工藝,采用冷壓的方式解決,綜合經濟效益不高,不利于實現大批量連續自動化作業。所以,現有技術的冷鐓方法具有裝置容易破損、不能連續加工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更加安全,并且適用于汽車螺母冷鐓機上使用的自動開鉗機構,以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冷鐓機自動開鉗機構,包括一運轉軸部、一座體部和一接料機構,所述運轉軸部包括運轉軸體、鉗片固定翼和夾鉗,所述運轉軸體的一端為柱狀體和冷鐓機連接,另一端為互相平行的上靠板和下靠板,所述上靠板的長度小于所述下靠板的長度,在所述上靠板上開設有左靠板通孔和右靠板通孔;
所述鉗片固定翼包括左鉗片固定翼和右鉗片固定翼;所述左鉗片固定翼為一片體,所述左鉗片固定翼的一端開設有左固定翼通孔,另一端設置一左斜面突起;所述右鉗片固定翼為一片體,所述右鉗片固定翼的一端開設有右固定翼通孔,另一端對應左斜面突起的位置設置一右斜面突起;所述左鉗片固定翼通過左固定翼通孔、左靠板通孔以固定銷和上靠板連接;所述右鉗片固定翼通過右固定翼通孔、右靠板通孔以固定銷和上靠板連接;另外,在左鉗片固定翼和右鉗片固定翼對應的位置上開設有調節孔和彈簧孔;
所述夾鉗包括左鉗片和右鉗片,所述左鉗片為一片體,所述左鉗片的一端和所述左鉗片固定翼連接,另一端為圓弧形;所述右鉗片為一片體,所述右鉗片的一端和所述右鉗片固定翼連接,另一端為圓弧形;所述左鉗片的圓弧形和右鉗片的圓弧形對應。
依照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所述的冷鐓機自動開鉗機構,所述座體部包括沖頭座體,開鉗撞針和撞針固定片,
所述沖頭座體包括沖頭連接部和接料連接部,
所述開鉗撞針為一片體,所述開鉗撞針朝向所述運轉軸部的一端為圓弧形,所述開鉗撞針通過所述撞針固定片和所述沖頭座體的沖頭連接部連接。
依照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所述的冷鐓機自動開鉗機構,所述接料機構包括陽模光沖、陽模沖芯、沖芯穩定套、二個接料銷和調整尾墊,
所述陽模光沖為一中間設有通孔的塊體;
所述陽模沖芯為一柱體,一端設有臺階;
所述沖芯穩定套為一中間設有階梯通孔的塊體;
所述沖頭座體的接料連接部為一中空柱體,中空柱體中設置有臺階孔,所述臺階孔朝向所述運轉軸部的一端連接所述陽模光沖,另外一端依序連接沖芯穩定套、陽模沖芯、二個接料銷和調整尾墊,在二個接料銷中間裝配強力彈簧;所述陽模沖芯穿過所述沖芯穩定套、所述臺階孔和所述陽模光沖。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術方案,使得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優點效果:
第一、本實用新型在冷鐓過程中,可以使夾鉗提前張開,避免了陽模與夾鉗直接接觸,使采用大規格或預緊式陽模變成可行。
第二、本實用新型在冷鐓過程中,可以設計使用大規格陽模,提高了沖棒式陽模使用壽命。
第三、本實用新型具備預先接料功能,使冷鐓穩定性大幅提升,產品一致性和質量穩定性大幅提高。
第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靠,安裝方便,連續加工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運轉軸部正視示意圖;
圖3為運轉軸體三維示意圖;
圖4為鉗片固定翼三維示意圖;
圖5為夾鉗示意圖;
圖6為開鉗撞針三維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長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長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2662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