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力電纜校正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25637.3 | 申請日: | 2013-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375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忠偉;李東兵;木沙江;沈亞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新彊電力公司博爾塔拉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F1/02 | 分類號: | B21F1/02;H02G1/00 |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專利代理事務所 65102 | 代理人: | 王勇 |
| 地址: | 10076***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力電纜 校正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系統工具領域,尤其是一種電力電纜校正器。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的建設,交通公路的修建,交叉跨越增多,電纜的使用逐漸增多,而在電纜的鋪設和檢修中經常會遇到將彎曲的電纜變直的問題。?????
在實際的施工中,目前通常采用人工校正。人員通過手工用力彎曲電纜,將電纜彎直,但是這樣彎的過程費人又費力,尤其是對于較粗的電纜,需要的人比較多,如果用力不當,過猛會拉傷電纜的外絕緣層或者損傷電纜的內絕緣層,影響電纜的壽命,長時間的運行給線路的安全運行帶來了隱患。
人工校正電力電纜的缺陷和不足:
1、人工校正電纜時,需要人力多,工作效率低。
2、人工校正電纜時,校正力度很難把握,容易損傷電纜。
3、人工校正電纜時,電纜材料本身比較硬,比較重。
4、人工校正電纜時,鋪設好的電纜,校正難度更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省工、省力的電力電纜校正器。
本發明特征在于:設有兩根一端鉸接呈“人”字形的桿件構成的架體(1),架體(1)的底部設有中部帶有凹槽的滑輪(10),架體(1)的上部設有“U”型環(3),“U”型環?(3)上設有緊升機構(6),?緊升機構(6)尾端的吊鉤上設有拉帶(9)。
所述的拉帶(9)是由較軟材質制成的兩頭設有環鉤的帶狀體。
所述的緊升機構(6)可以是手板葫蘆,也可以是電動葫蘆。
為提高架體(1)的穩定性,架體(1)的下部最好設有橫桿(8),橫桿(8)與架體(1)用螺栓聯接。
使用方法如下:
在打彎處的電纜系上拉帶(9)將彎頭兩邊的電纜放在電纜校正器的滑輪(10)的凹槽上將緊升機構(6)的一端與拉帶連接,另一端繞過電纜與架體(1)的U型環連接,緩慢的起動緊升機構(6)使打彎處的電纜慢慢變直。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省工、省力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為架體,2.為鉸接軸,3.為“U”型環,4.為吊鉤,5.為手柄,?6.?為手板葫蘆,7.?為吊繩,8.為橫桿,9.為拉帶,10.為滑輪。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本實施例設有兩根一端鉸接呈“人”字形的桿件構成的架體(1),架體(1)的底部設有中部帶有凹槽的滑輪(10),架體(1)的上部設有“U”型環(3),“U”型環?(3)上設有緊升機構(6),?緊升機構(6)尾端的吊鉤上設有拉帶(9)。
所述的拉帶(9)是由較軟材質制成的兩頭設有環鉤的帶狀體。
所述的緊升機構(6)可以是手板葫蘆,也可以是電動葫蘆。
為提高架體(1)的穩定性,架體(1)的下部最好設有橫桿(8),橫桿(8)與架體(1)用螺栓聯接,使用方法如下:在打彎處的電纜系上拉帶(9)將彎頭兩邊的電纜放在電纜校正器的滑輪(10)的凹槽上將緊升機構(6)的一端與拉帶連接,另一端繞過電纜與架體(1)的U型環連接,緩慢的起動緊升機構(6)使打彎處的電纜慢慢變直。
所述的緊升機構(6)是手板葫蘆。
使用方法如下:在打彎處的電纜系上拉帶(9)將彎頭兩邊的電纜放在電纜校正器的滑輪(10)的凹槽上將緊升機構(6)的一端與拉帶連接,另一端繞過電纜與架體(1)的U型環連接,緩慢的起動緊升機構(6)使打彎處的電纜慢慢變直。
實施例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所述的緊升機構(6)是電動葫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新彊電力公司博爾塔拉供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新彊電力公司博爾塔拉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256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進的切削刃和應用該切削刃的刀具
- 下一篇:廢料彈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