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型電控套管整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25591.5 | 申請日: | 2013-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762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疆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疆 |
| 主分類號: | E21B29/10 | 分類號: | E21B29/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834000 新疆維吾爾自***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型 套管 整形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型電控套管整形器,屬金屬套管變形修復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隨著石油工業的發展延續,各油田在開發中因生產工藝及地質原因產生套管變形,目前對于套管的修復大多采用梨形器、銑錐、爆破等手段。機械整形工具均以犧牲套管厚度為代價,很容易產生重新變形、錯斷等現象。而且施工周期長,?工作強度大,費用高、井場污染嚴重;爆破修復的方向性更是難以控制,對套管損傷嚴重。近年,也相繼產生了許多類型的套管修復工具,但都需要動用大型機械設備實施作業。?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簡便無污染的智能型電控套管整形器,其即可用于油井套管的修復,也可用于其他金屬管件的修復整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型電控套管整形器,外部為圓柱形鋼制外殼,外殼直徑小于或等于標準通徑。其整體由分瓣式脹管頭、錨定器、電控器、推進桿四部分組成。所述分瓣式脹管頭下端為錐體爪形分瓣結構,結構為3~5瓣,其內表面為斜面并與帶探針的下推進桿錐體表面吻合,爪形分瓣結構上端為活絡接頭連接在圓柱形鋼制外殼下部;上部安裝有強磁磁鋼的下推進桿為鋼制圓柱形椎體結構,下部安裝有強磁磁鋼的上推進桿同樣為鋼制圓柱形錐體結構,且上部推進桿長度<下部推進桿長度;上下推進桿之間有緩沖彈簧并連接有壓力傳感器。錨定器內有板簧且錨定器內的斜面頂銷與上進桿錐體表面吻合;錨牙靜止時處于圓柱形鋼制外殼內,當其工作時可徑向伸出圓柱形鋼制外殼,位移尺寸﹥圓柱形鋼制外殼直徑。錨定器徑向平面4個為一組,可以為多組,至少為2組;電控器內部安裝智能脈沖控制電路,電控器下端與圓柱形鋼制外殼上部密封扣連接,連接處下方安裝有橡膠緩沖墊;電控器通過電纜束分別控制電磁線圈及采集壓力傳感器信號;電磁線圈做防水絕緣處理。??
附圖說明
一種智能型電控套管整形器:包括有分瓣式脹管頭(2)通過活絡接頭(14)與圓柱形鋼制外殼(13)連接;安裝有強磁磁鋼(4)的下推進桿(3)下椎體前端安裝有探針(1);安裝有強磁磁鋼(4)的上推進桿(5)的上錐體與錨定器內斜面頂銷(15)吻合;上下推進桿之間有壓力傳感器(11)并通過彈簧(16)分別與上下推進桿連接;錨定器內有板簧(9)外部有錨牙(6);所述電控器(8)下端通過密封扣與圓柱形鋼制外殼(13)連接,連接處下方安裝有橡膠緩沖墊(7);電控器通過電纜束(10)控制電磁線圈(12)及采集壓力傳感器(11)信號。?
具體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在用于油井套管修復工作時,通過鋼鎧電纜下入井中,由地面供電。下錐體探針下行時遇到套管變形部位時觸發壓力傳感器信號,電控器根據壓力傳感器信號對電磁線圈提供脈沖電流,使上下推進桿產生反向磁力,上推進桿錐體推動錨牙撐住套管內壁下推進桿錐體打開分瓣式脹管頭對套管變形部位進行整形修復。結束后,電控器根據壓力傳感器信號對電磁線圈提供反向電流,上下推進桿復位,繼續下一施工作業。
具體實施例2:?
本實用新型在用于金屬管件修復工作時,由人工或其他動力將其置于待修復管件中,由電纜供電。下錐體探針行進時遇到件管變形部位時觸發壓力傳感器信號,電控器根據壓力傳感器信號對電磁線圈提供脈沖電流,使上下推進桿產生反向磁力,上推進桿錐體推動錨牙撐住管件內壁,下推進桿錐體打開分瓣式脹管頭對管件變形部位進行整形修復。結束后,電控器根據壓力傳感器信號對電磁線圈提供反向電流,上下推進桿復位,繼續下一施工作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疆,未經吳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2559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靜電玻纖濾布與PPS、PTFE復合水刺氈
- 下一篇:多功能二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