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超高溫絕熱保溫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24271.8 | 申請日: | 2013-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330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岑志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創想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9/02 | 分類號: | F16L59/02;F16L59/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霽明 |
| 地址: | 311512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高溫 絕熱 保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主要用于管道或設備的超高溫絕熱保溫裝置,屬于保溫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為了節約能源,降低能耗,對于一些熱力設備以及熱流體輸送管道采取一些保溫措施,在熱力設備的表面或管道用保溫材料進行保溫處理,降低其熱量的散發,達到節能目的。但上述保溫措施的采取基本上適用于普通的高溫設備和高溫管道,對于熱力設備和管道的表面溫度超過人們所說的高溫,如100—200℃;但是對于300℃甚至達到600℃這樣的溫度,可以說是超高溫了,這時候采用常規的纖維類保溫材料進行保溫,基本上不適用,因為超高溫會將這些纖維類的保溫材料烤焦,如采用鋼體材料,在660℃超高溫狀態下,也會變紅,因此,在超高溫狀態下,采取常規的無機或有機纖維類保溫材料或用真空、或加厚材料厚度等都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溫作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安裝方便,主要適用于熱力設備或管道的表面達到650℃以上超高溫狀態進行有效保溫的超高溫絕熱保溫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所述的保溫裝置由內貼熱力設備和管道表面的碳碳材料層、中間設置的耐高溫材料層以及外壁不銹鋼層組成,在所述碳碳材料層與熱力設備和管道表面之間設置有至少兩個絕熱墊塊。
所述的保溫裝置由一塊塊保溫塊通過搭扣或綁帶固定連接組成,每塊保溫塊的碳碳材料層外側表面至少一段或一部分與熱力設備和管道的外表面一致的表面、并形成有一個內框體,框體內裝填有耐高溫材料層,并在內框體的上面通過緊固件緊固有外壁不銹鋼層,且所述外壁不銹鋼層的外表面呈平面狀、弧形狀、半圓形狀或與碳碳材料層外側表面形狀一致的形狀。
所述保溫塊的碳碳材料層外側表面中間橫向設置有一與熱力管道外表面一致的半圓型柱狀表面、并形成有一個內框體,框體內裝填有由納米絕熱墊層構成的耐高溫材料層,并在內框體的上面通過緊固件緊固有外表面呈半圓型柱狀的外壁不銹鋼層。
所述保溫塊的碳碳材料層外側表面設置有至少一層以避免碳碳材料層變性的耐高溫涂層。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安裝方便,主要適用于熱力設備或管道的表面達到650℃以上超高溫狀態進行有效保溫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介紹: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保溫裝置由內貼熱力設備和管道1表面的碳碳材料層2、中間設置的耐高溫材料層4以及外壁不銹鋼層3組成,在所述碳碳材料層2與熱力設備和管道1表面之間設置有至少兩個絕熱墊塊6,以保持和保溫對象(熱力設備和管道)之間的間隙。
所述的保溫裝置由一塊塊保溫塊通過搭扣8或綁帶固定連接組成,每塊保溫塊的碳碳材料層2外側表面至少一段或一部分與熱力設備和管道1的外表面一致的表面、并形成有一個內框體,框體內裝填有耐高溫材料層4,并在內框體的上面通過緊固件7緊固有外壁不銹鋼層3,且所述外壁不銹鋼層3的外表面呈平面狀、弧形狀、半圓形狀或與碳碳材料層外側表面形狀一致的形狀。
圖中所示,所述保溫塊的碳碳材料層2外側表面中間橫向設置有一與熱力管道1外表面一致的半圓型柱狀表面、并形成有一個內框體,框體內裝填有由納米絕熱墊層構成的耐高溫材料層4,并在內框體的上面通過緊固件7緊固有外表面呈半圓型柱狀的外壁不銹鋼層3。
本實用新型所述保溫塊的碳碳材料層2外側表面設置有至少一層以避免碳碳材料層變性的耐高溫涂層,由于碳碳材料層是一種采用碳纖維、無機碳、有機碳經過磨成粉狀后燒結,再磨成粉狀,再燒結而成的耐高溫材料,它具有耐特高溫的特性,以及良好的導熱特性,本身具有脆性,因此,通過耐高溫涂層加強其一定的強度。
本實用新型所述碳碳材料層2外側表面為與保溫對象(熱力設備和管道)接觸或鄰近的一側,它尤其適用于軍艦、鋼鐵廠等超高溫設備和管道表面的保溫,也能夠適用于750—1100℃超超高溫表面的保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創想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創想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2427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土壤環境污染治理用吸收重金屬鉛的栽植盤
- 下一篇:罐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