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梁柱核心區箍筋定型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23794.0 | 申請日: | 2013-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312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兆龍;司金龍;李海玉;石譞;王曉飛;王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5/16 | 分類號: | E04C5/16;E04C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004 | 代理人: | 常永平 |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梁柱 核心區 定型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的輔助構件,特別是一種梁柱核心區施工時的鋼筋綁扎輔助構件。
背景技術
梁柱核心區的鋼筋縱橫交錯,鋼筋的綁扎工藝十分復雜,傳統施工工藝是在較小的施工空間進行梁柱核心區箍筋綁扎,預留梁側模板進行主梁鋼筋施工時對箍筋造成碰撞,固定箍筋扎絲脫落或整體架空綁扎完畢后整體下落時,扎絲脫落,均對梁柱核心區鋼筋質量造成影響。尤其是當鋼筋密度大,傳統工藝梁柱核心區箍筋綁扎凌亂,間距無法保證。?而如果對于鋼筋密度較大的情況,仍采用傳統工藝進行綁扎,綁扎成型后就會出現箍筋凌亂、間距不均等問題,這些問題將直接影響梁柱核心區施工質量。為了保證在梁柱核心區的鋼筋準確定位,從而確保節點處的施工質量,現場的科技人員想尋找一種能確保核心區鋼筋穩定性的輔助構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梁柱核心區箍筋定型結構,要解決按照現有的梁柱核心區鋼筋綁扎方式容易出現箍筋位置偏移從而導致核心區鋼筋定位不準確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梁柱核心區箍筋定型結構,包括核心區箍筋,還包括定型件,所述定型件與核心區箍筋垂直設置在核心區箍筋轉角處,且在轉角轉折點兩側對稱設置,所述定型件與所有核心區箍筋焊接在一起形成核心區箍筋骨架。
所述定型件的長度不小于核心區的最上層箍筋至最下層箍筋的垂直距離。
所述定型件為鋼筋或細長的鋼板條。
所述定型件距離最近核心區箍筋轉角轉折點的垂直距離不大于核心區箍筋一邊長度的五分之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通過在原來獨立的多層箍筋之間設置定型件,確保了在核心區的所有箍筋和豎向鋼筋形成整體,確保了在后續的施工中對鋼筋的任何擾動都不至于使箍筋位置偏移從而造成鋼筋定位的不準確,不會核心區的安全造成隱患。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定型結構其結構形式和制作工藝簡單,省工省時,且無需另行購買建筑材料,充分利用施工現場廢料,符合環保節能的施工理念。
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梁柱核心區鋼筋綁扎輔助施工。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豎向鋼筋、2-核心區箍筋、3-定型件。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所示,一種梁柱核心區箍筋定型結構,包括核心區箍筋2,還包括定型件3,所述定型件3與核心區箍筋2垂直設置在核心區箍筋2轉角處,且在轉角兩側對稱設置,所述定型件3與所有核心區箍筋2焊接在一起形成核心區箍筋骨架。所述定型件3焊接在所有核心區箍筋2的內側面或外側面,焊接在外側面更便于施工進行。
所述定型件3的長度不小于核心區的最上層箍筋至最下層箍筋的垂直距離。
所述定型件3為或細長的鋼板條。采用鋼筋時,其直徑不小于10mm。采用細長的鋼板條時,鋼板條的寬度不小于采用鋼筋時,對應鋼筋的直徑。
所述定型件距離最近核心區箍筋2轉角轉折點的垂直距離不大于核心區箍筋2一邊長度的五分之一。
施工工藝流程如下:
1、箍筋定型結構的焊接成型和固定
先把梁柱節點核心區的柱子的核心區箍筋2按照圖紙設計間距和規范要求排好,核心區箍筋2四角用C10鋼筋焊接牢固成型,并用扎絲臨時綁扎固定在板面以上的框架柱的豎向鋼筋1上。該梁柱核心區箍筋定型結構可提前加工制作好,在綁扎梁鋼筋時整體放入。
2、綁扎短跨方向主梁鋼筋
固定好所有定型箍筋后,開始架空綁扎短跨方向的主梁,根據主梁的高度確定梁上下排主筋的位置,并將梁用臨時鋼管架架空綁扎箍筋至梁成型。
3、綁扎長跨方向主梁鋼筋
短跨方向主梁綁扎完成后,開始架空綁扎長跨方向主梁,將梁用臨時鋼管架架空綁扎箍筋至梁成型。
4、綁扎次梁鋼筋
在所有主梁均綁扎完畢后,開始架空綁扎次梁,將次梁用臨時鋼管架架空起來開始綁扎箍筋至次梁成型。
5、定型箍筋和主次梁整體下落
當所有主次梁均綁扎完畢后,用塔吊將梁吊住松開定型箍筋的扎絲,依次撤掉架空梁下方的鋼管架,塔吊配合使主次梁整體緩慢下落到梁模板中。
6、完善修整
所有主次梁下落到梁模板中后,仔細檢查每一道梁,是否有鋼筋間距改變,然后修整并按方案及規范要求加設梁底墊塊,確保鋼筋綁扎成型規范,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通過采用箍筋定型結構并對施工工藝進行優化改良,對施工步驟明確,并對施工班組進行交底和現場指導,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減少工序穿插,試驗工程表明,鋼筋綁扎的合格率明顯提高,核心區箍筋的質量問題累計頻次由傳統的60%左右下降至不足10%。上述試驗表明,固定定型結構為施工質量控制方面的有效措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237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地基可見光云圖的分類方法
- 下一篇:一種人臉特征信息采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