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控制與保護開關用的故障分斷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22816.1 | 申請日: | 2013-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450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曹敏;呂亦成;周陽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新晨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3/28 | 分類號: | H01H3/28;H01H7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22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控制 保護 開關 故障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與保護開關用的故障分斷機構,屬于電氣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控制與保護開關是一種將斷路器、接觸器、熱繼電器等功能集于一身的智能型的開關電器。主要應用在需要對電機進行保護的場合。主要功能有:短路保護、斷相保護、堵轉保護、過流保護、過欠壓保護和漏電保護。市場上的這類開關的結構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主回路觸頭系統、電磁吸合系統、故障脫扣系統、信號采集與處理系統。開關的正常的通斷是通過電磁鐵的吸合與釋放來完成的。當運行過程中出現了故障,微處理器會出脫扣指令,電磁脫扣線圈工作,機構轉換到脫扣位置,機構上的撥桿使電磁吸合線圈的觸點斷開使其斷電,電磁鐵釋放,使主回路觸頭斷開。這種機構的缺點是,從脫扣指令發出到主回路斷開,中間的環節比較多,時間比較長。第一、當發生大電流故障時,較長的時間可能對負載和開關本身產生損害;第二、靠電磁鐵的釋放斷開主回路時間長,觸頭間的拉弧現象持續的時間也較長,觸頭的損傷會變得嚴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故障分斷機構脫扣指令發出到主回路斷開中間環節較多的問題,提供一種控制與保護開關用的故障分斷機構來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控制與保護開關用的故障分斷機構,包括:工作部和控制部,所述工作部設置在控制部上,所述控制部包括靜觸頭、動觸頭和觸頭導桿,所述動觸頭套接在觸頭導桿上,所述靜觸頭設置在觸頭導桿外圍,所述工作部包括擺桿、儲能彈簧、主連桿、副連桿和傳動導桿,所述擺桿與儲能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儲能彈簧的另一端與副連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副連桿的另一端與主連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主連桿的另一端與傳動導桿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擺桿上還設有觸頭傳動件和第一搭扣件。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傳動導桿上還設有第二搭扣件。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工作部上還設有電磁脫扣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成功的將電磁吸合系統和故障脫扣系統完全獨立開來,獨立工作,互不干涉,當正常工作時,故障脫扣系統處于儲能狀態,主回路的通斷通過電磁鐵來控制;當故障發生,微處理器給出脫扣指令時,機構的搭扣位置迅速脫開,在儲能彈簧的作用下擺桿迅速向下擺動,將主回路迅速斥開。分斷過程直接迅速,很好的保護了負載設備和開關的觸頭,提高了開關的性能,延長了開關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儲能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未儲能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
如圖1一種控制與保護開關用的故障分斷機構,包括:工作部和控制部,所述工作部設置在控制部上,所述控制部包括靜觸頭10、動觸頭11和觸頭導桿12,所述動觸頭11套接在觸頭導桿12上,所述靜觸頭10設置在觸頭導桿12外圍,所述工作部包括擺桿1、儲能彈簧2、副連桿3、主連桿4和傳動導桿7,所述擺桿1與儲能彈簧2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儲能彈簧2的另一端與副連桿3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副連桿3的另一端與主連桿4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主連桿4的另一端與傳動導桿7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擺桿1上還設有觸頭傳動件9和第一搭扣件5。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傳動導桿7上還設有第二搭扣件8。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工作部上還設有電磁脫扣器6。
本實用新型有兩種狀態:如圖1所示的儲能狀態,如圖2所示的未儲能狀態。
機構處在圖2所示的狀態時,傳動導桿7在最上面的位置,主連桿4和副連桿3的節點不在一條直線上,儲能彈簧2未被壓縮,圖2所示的A位置的搭扣正常,B位置的的搭扣處在脫開的狀態。
在控制與保護開關的實際使用中,需要將本機構從圖2所示的未儲能狀態轉換到圖1所示的儲能狀態。當傳動導桿7向下壓一段行程,主連桿4會隨著轉動一定的角度,使主連桿4與副連桿3的節點接近在同一直線上,儲能彈簧2被壓縮一定的行程。當傳動導桿7下壓一段行程后,會再彈簧力的作用下與第二搭扣件8自然形成圖1所示B位置的搭扣。使機構保持在圖1所示的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新晨電氣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新晨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228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