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引出端偏移的電容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22289.4 | 申請日: | 2013-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563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許友寶;郭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陵億亨達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G4/224 | 分類號: | H01G4/224;H01G4/228;H01G4/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4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引出 偏移 電容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容器,尤其是一種防引出端偏移的電容器,屬于電容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容器是將金屬化薄膜卷制好后,安裝在塑料殼體中,在塑料殼體上設置有接線端子,接線端子與金屬化薄膜引出端相連,再在塑料殼體中灌入一定的環氧樹脂后密封。由于電容器工作時,其內部通常都會發熱,而殼體內部為密封的空間,如果熱量聚集較多,電容器的殼體極易發生爆裂,嚴重時發生爆炸。因此,灌封環氧樹脂,一方面是固定金屬化薄膜,更重要的是導熱,防止殼體內部熱量過多。
而現有的電容器殼體,由于卷制好的金屬化薄膜安裝在塑料殼體中,金屬化薄膜與殼體之間存在間隙,由于金屬化薄膜沒有定位機構,因此其與殼體之間的間隙總是發生一側較大而另一側較小。這樣導致金屬化薄膜引出端發生偏移,導致引出端與接線端子連接不可靠。同時兩側發熱量不均勻,存在一定的質量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正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防引出端偏移的電容器。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防引出端偏移的電容器,所述電容器包括:塑料殼體、卷制好的金屬化膜及兩個接線端子,在金屬化膜上設置有兩個引出端,分別與兩個接線端子相連;塑料殼體內部灌封有環氧樹脂,環氧樹脂將金屬化膜固定在封閉的塑料殼體中,所述塑料殼體的中心位置設置定位凸起塊,金屬化膜固定在定位凸起塊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金屬化膜與左側的塑料殼體之間的距離d1,和其與右側的塑料殼體之間的距離d2相等。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防引出端偏移的電容器,在塑料殼體的中心位置設置定位凸起塊,不僅防止了引出端偏移,消除引出端與接線端子連接后的內應力,同時保證兩側間隙相等,保證了熱量均勻分布,消除了質量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電容器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電容器殼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具體的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內容。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電容器剖面結構示意圖。所述電容器包括:塑料殼體10、卷制好的金屬化膜20及兩個接線端子30,在金屬化膜20上設置有兩個引出端,分別與兩個接線端子30相連。塑料殼體10內部灌封有環氧樹脂40。環氧樹脂40將金屬化膜20固定在封閉的塑料殼體10中。
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本實用新型所述電容器殼體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所述電容器,在塑料殼體10的中心位置設置定位凸起塊11。金屬化膜20卷制完成后,其中心位置一般留有一通孔,通孔與定位凸起塊11配合在一起,這樣將金屬化膜20定位在塑料殼體10的中心位置。金屬化膜20與左側的塑料殼體10之間的距離為d1,其與右側的塑料殼體10之間的距離為d2。定位凸起塊11保證了兩側的間隙相等,即d1=d2。
由于定位凸起塊11將金屬化膜20定位在塑料殼體10的中心位置。因此,金屬化膜20上的兩個引出端與兩個接線端子30相連后,兩側結構完全相同,消除了內部應力;同時,兩側間隙相等,保證了熱量均勻分布,消除了質量隱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陵億亨達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銅陵億亨達電子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2228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