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壓電動機滑動軸承電機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21661.X | 申請日: | 2013-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457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邦義;梁新民;劉濤;胡帥;巨志鵬;白振東;郭明明;丁啟剛;李華;張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167 | 分類號: | H02K5/167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王艾華 |
| 地址: | 710018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壓 電動機 滑動 軸承 電機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余熱鍋爐發電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壓電動機滑動軸承電機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節能減排管理力度的不斷加大,企業對余熱回收亦越來越重視,并伴隨著大型風機的使用,作為動力源采用滑動軸承的大功率高壓電動機亦越來越普及,但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滑動軸承的大功率高壓電動機的漏油、撞瓦問題一直是比較難于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壓電動機滑動軸承電機結構。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包括軸承,軸承外側安裝有軸承座,軸承的上端安裝有電機上蓋板;其中,所述軸承座上端開設有負壓孔,電機上蓋板上開設有連接孔,負壓孔與連接孔通過管道相連接。
所述軸承座上端左右對稱開設有兩個負壓孔,且電機上蓋板上開設有兩個連接孔,負壓孔分別與連接孔通過管道相連接。
所述負壓孔的直徑為24.5mm,所述連接孔的直徑為25.5mm。
電機的聯軸器上設置有防止了竄軸的兩個半圓鋼環。
所述半圓鋼環的厚度為8mm。
電機的通氣孔上設置有與通氣孔相配合的T型帽蓋。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在電機運行時,內置風扇在電機內部將冷空氣形成強大的環流,在軸瓦內油封和氣封間形成負壓區,由于在電機運行中,負壓區壓力過大,致使負壓將油吸入電機中,導致電機漏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壓電動機滑動軸承電機結構,通過在所述軸承座上端開設有負壓孔,電機上蓋板上開設有連接孔,并且將負壓孔與連接孔通過管道相連接后,使得使負壓區與大氣相通,進而降低了負壓區壓力,使得電機漏油問題得到解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高壓電動機滑動軸承電機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半圓鋼環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T型帽蓋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軸承座,2為上蓋板,3為負壓孔,4為連接孔,5為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描述。
參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壓電動機滑動軸承電機結構,包括軸承,軸承外側安裝有軸承座1,軸承的上端安裝有電機上蓋板2;其中,所述軸承座1上端開設有負壓孔3,電機上蓋板2上開設有連接孔4,負壓孔3與連接孔4通過管道5相連接。
所述軸承座1上端左右對稱開設有兩個負壓孔3,且電機上蓋板2上開設有兩個連接孔4,負壓孔3分別與連接孔4通過管道5相連接。其中,負壓孔3左右相距400mm,對稱向上開設,且其直徑為24.5mm。在電機軸瓦上蓋板距中心向下200mm,左右相距400mm處開直徑為25.5mm連接孔4,以便通過管道5將上軸承座所開的負壓孔3接到外部,使負壓區與大氣相通;其中,管道5一端加工為直徑為24.5±0.02mm,以便于和負壓孔3能夠過盈配合,另一端套為DN20管螺紋。所用管道為直接是25×3mm的無縫管,長度均為220mm。從軸瓦上蓋板穿出的管子一端套DN20管螺紋,通過90度鋼制絲口彎頭與另一根管子連接,另一端加工為直徑是25mm,該端外部在安裝時應加上橡膠密封。
參見圖2所示,電機的聯軸器上設置有防止了竄軸的兩個半圓鋼環,對瓦及軸進行檢查。發現電機磁力中心線不在設計的位置,在啟動和停止時,因失去磁力軸向竄動量過大,對后部瓦撞擊較大,后瓦被軸臺刮傷在8mm左右,后對其進行了計算并找正,在電機后部安裝了一塊厚度為8mm的兩個半圓鋼環,相當將后瓦向后移動了8mm。并采用二個螺栓加彈簧墊片對尼龍棒連接的方式進行牽連及采用膜片式聯軸器兩種方法試驗,均起到了防止了竄軸的現象,同時也防止了因竄軸可能造成的密封環磨損及漏油。
參見圖3所示,電機的通氣孔上設置有與通氣孔相配合的T型帽蓋,所示T型帽蓋的總長度為45mm,伸入通氣孔中的長度為35mm,T型帽蓋頂端直徑我40m,伸入通氣孔中的直徑為22.00~22.08mm。
本實用新型中,為全面的解決的電機漏油問題,對電機的進油壓力及油位進行檢查。發現油壓過高或油位過高是導致油從瓦座處滲漏雨的原因之一。因軸瓦內部有油環強制潤滑,所以油壓宜控制在0.05MPa以內,油窗油位宜保持在1/2-2/3之間,嚴禁超過2/3。
對電機解體檢查,發現電機本體下部油量較大,主要是由內部漏油所致,其它外部滲油是為電機內部漏油被風帶出而致。對內部漏油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檢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陜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2166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外轉子電勵磁風力直驅發電機
- 下一篇:運動自行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