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空氣濾清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20128.1 | 申請日: | 2013-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632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朱宗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宗德 |
| 主分類號: | F02M35/02 | 分類號: | F02M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張雅軍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氣 濾清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氣濾清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配合引擎等燃燒裝置使用的空氣濾清裝置。
背景技術
車輛引擎等燃燒裝置在運作時,若配合燃料燃燒的空氣含有灰塵、雜質或水氣,不但會破壞燃燒裝置內部的燃燒室,也會因為空氣的含氧量不足導致燃燒效率下降,使燃料無法完全燃燒而直接影響燃燒裝置的效能,更會增加燃燒裝置廢氣排放的污染程度。
因此,現有燃燒裝置在運作時,常會與一個空氣濾清裝置配合使用,利用空氣濾清裝置中的濾心在空氣進入燃燒裝置前先進行過濾,將空氣中的灰塵、雜質及水氣濾除后再使空氣進入燃燒裝置的燃燒室內,以確保燃燒裝置的運轉效能。
然而,在某些空氣質量特別不佳的環境中,即使通過空氣濾清裝置過濾了雜質及水氣,空氣中的成分組成(如含氧量)仍不足以供燃燒裝置的燃料完全燃燒,無法發揮燃燒裝置燃燒時的最佳效能。因此,現有的空氣濾清裝置要如何更進一步提升空氣的燃燒效率顯然是現今相當值得突破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在空氣中添加助燃成分以提升引擎等燃燒裝置的燃燒效率的空氣濾清裝置。
本實用新型空氣濾清裝置適用于配合一例如引擎的燃燒裝置使用。該空氣濾清裝置包含一第一罐體,及一內部與第一罐體內部氣體相連通的第二罐體。第一罐體內部容置有一助燃液體,并包括一連通第一罐體的內部空間與外部的進氣孔,及一在第一罐體內連通進氣孔的導氣管。導氣管延伸至助燃液體內并具有一個位在助燃液體內的端孔。
第二罐體包括一連通燃燒裝置與第二罐體的內部空間的排氣孔,及一裝設于第二罐體的內部空間的濾心。在燃燒裝置發動時,空氣由第一罐體的進氣孔流入導氣管,并從端孔進入助燃液體內夾帶助燃液體內的助燃成分,再進入第二罐體并通過濾心后由排氣孔流入燃燒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空氣濾清裝置,第一罐體還包括一連通第一罐體的內部空間與外部且高度高于助燃液體的液面的第一連接孔;第二罐體還包括一連通第一連接孔與第二罐體的內部空間的第二連接孔;濾心在第二罐體內鄰接該排氣孔。
本實用新型的空氣濾清裝置,第二罐體還包括一裝設于第二罐體的內部空間的液體擋網;液體擋網位于濾心下方且形狀對應于第二罐體的橫截面。
本實用新型的空氣濾清裝置,第一罐體與第二罐體分別在底部形成一液體連通孔;空氣濾清裝置還包含一連通所述液體連通孔的液體連通管單元。
本實用新型的空氣濾清裝置,還包含至少一儲液罐;儲液罐內部容置該助燃液體,且底部形成一液體連通孔;液體連通管單元連通第一罐體、第二罐體及儲液罐的液體連通孔。
本實用新型的空氣濾清裝置,第一罐體還包括一在上方開口的第一罐身部,及一可分離地蓋設于第一罐身部上方開口的第一蓋部,進氣孔與第一連接孔形成于第一蓋部。第二罐體還包括一在上方開口的第二罐身部,及一可分離地蓋設于第二罐身部上方開口的第二蓋部,第二連接孔與排氣孔形成于第二蓋部。
本實用新型的空氣濾清裝置,第一蓋部具有一第一管狀結構以形成該進氣孔;第二蓋部具有一第二管狀結構以形成該排氣孔。
本實用新型的空氣濾清裝置,第一管狀結構與第二管狀結構分別位于該第一蓋部與該第二蓋部的頂側。
本實用新型的空氣濾清裝置,第一管狀結構與第二管狀結構分別位于該第一蓋部與該第二蓋部的橫向側。
本實用新型的空氣濾清裝置,第一罐體還包括一進氣調節閥;進氣調節閥裝設于該第一管狀結構以調節空氣進入該進氣孔的氣體流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第一罐體設有助燃液體及導氣管伸入助燃液體內的設計,使空氣在通過空氣濾清裝置時除了能借濾心過濾雜質與水氣外,更能在進入助燃液體內時夾帶助燃液體所含有的助燃成分,借此提升空氣進入燃燒裝置后的燃燒效率,故確實能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立體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空氣濾清裝置的第一較佳實施例;
圖2是一剖視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內部結構;
圖3是一側視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空氣濾清裝置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及
圖4是一剖視示意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空氣濾清裝置的第三較佳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宗德,未經朱宗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201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