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層殼程固定管板換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19449.X | 申請日: | 2013-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97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宋紅軍;秦曉琴;張建;李國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科賽爾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7/00 | 分類號: | F28D7/00;F28F9/24;F28F9/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盧海洋 |
| 地址: | 226400 江蘇省南通***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層 固定 換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熱器,尤其涉及一種雙層殼程固定管板換熱器。
背景技術
換熱器是一種實現物料之間熱量傳遞的節能設備,在應用較廣泛的幾種換熱器中,固定管板換熱器的應用更為普遍,且造價也最為廉價。
由于涉及熱量傳遞,通常情況下,為增大換熱面積,一般通過增加換熱管的根數或長度,但不怎么考慮換熱的效率,即怎樣才能冷熱得更快。
若為增大殼程換熱面積而一味增加殼程直徑,通過計算得知,必導致壁厚的加厚,且管程部分尺寸也會隨之增大、增厚,包括法蘭、管板、配套的緊固件、鞍座等一系列材料規格尺寸的改變、這必然導致材料成本的加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換熱效率高的雙層殼程固定管板換熱器。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雙層殼程固定管板換熱器,該換熱器包括上層殼體、下層殼體、左管箱和右管箱,所述上層殼體底部通過多根管道與下層殼體連通,所述左管箱和右管箱分別安裝于下層殼體兩端,所述下層殼體內橫向設有多根換熱管,所述下層殼體內等間距垂直設有多塊折流板,多根換熱管貫穿于多塊折流板。
所述左管箱和右管箱通過法蘭分別安裝于下層殼體兩端。
所述下層殼體底部兩端安裝有鞍座。
所述下層殼體底部安裝有接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雙層殼程的結構,在不改變管程換熱面積的前提下,加大殼程換熱接觸面積,也就是流體流動空間,達到進行快速有效的熱量交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上層殼體,2、右管箱,3、下層殼體,4、左管箱,5、換熱管,6、折流板,7、法蘭,8、接管,9、鞍座,10、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雙層殼程固定管板換熱器,該換熱器包括上層殼體1、下層殼體3、左管箱4和右管箱2,上層殼體1底部通過多根管道10與下層殼體3連通,左管箱4和右管箱2分別安裝于下層殼體3兩端,下層殼體3內橫向設有多根換熱管5,下層殼體3內等間距垂直設有多塊折流板6,多根換熱管5貫穿于多塊折流板。
左管箱4和右管箱2通過法蘭7分別安裝于下層殼體3兩端,法蘭7連接,便于拆卸。
下層殼體3底部兩端安裝有鞍座9,使得下層殼體3穩固在地面上;下層殼體3底部安裝有接管8,各個接管8可以連接各種管件。
根據這樣一個原理:增大流體流動空間,減少流體停滯,就能大幅度減小熱阻,提高換熱效率。
整個換熱器其結構緊湊,便于運輸、安放,占地面積小,節約操作空間。
本實用新型采用雙層殼程結構,?即采用上層殼體1和下層殼體3上下貫通結合,并不影響原整體結構,即使由于局部應力的影響而增加受力部分的壁厚,那么所增加的壁厚材料成本也遠小于通過改變殼體直徑帶來的成本增加部分。更好的節約了成本,降低設備材料費用。
雙層殼程結構使得流體流動空間大,流體的擾動增加,可大幅度減少污垢的形成,減小熱阻,從而提高了換熱面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科賽爾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南通科賽爾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1944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