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17331.3 | 申請日: | 2013-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118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夏惠興;蔣曉艷;徐志云;徐杰;謝明;陳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市江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B9/68 | 分類號: | E01B9/68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同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紉蘭;沈國安 |
| 地址: | 214422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減振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軌道減振器,尤其是涉及一種城市軌道交通上能夠有效起到隔振降噪效果的軌道減振器,屬于軌道交通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城市的發展,交通壓力越來越大;而軌道交通能夠有效的緩解城市的交通壓力,因此其在大中型城市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軌道交通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由于車輪和鋼軌的撞擊產生沖擊波和噪聲,對周圍建筑和居民生活造成很不利的影響;為此需要利用減振器對其實現隔振降噪運行;常規的減振器如專利ZL200910026246.5提供的減振裝置,其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減振效果,但是其結構復雜,安裝不夠方便;而且其在橡膠墊等易損件磨損后,無法單獨對這些易損件進行更換,只能整個進行整體更換,大大增加了后續的維護成本,提高了軌道交通的運營成本,不利于其推廣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安裝方便且維護成本低廉的軌道減振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軌道減振器,所述減振器包含有承軌板、底板以及設置于承軌板和底板之間的橡膠墊板,所述底板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一連接卡孔,所述承軌板的底部設置有插入該連接卡孔的連接卡塊,所述連接卡孔的內孔壁上設置有一豁口,所述連接卡塊上設置有一插至于該豁口內的凸塊,所述連接卡塊和連接卡孔之間還設置有一卡塊,且卡塊上設置有一卡條,所述連接卡孔的內孔壁上設置有一凹槽,上述卡條插至于凹槽內。
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所述凸塊上套裝有一卡帽。
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所述承軌板頂部設置有軌下墊板。
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所述承軌板的前后兩端分別設置有限位塊,且軌下墊板位于兩塊限位塊之間。
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所述橡膠墊板和軌下墊板的上下表面均設置有柱狀凸起。
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底板底部設置有1/40的斜度。
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所述底板上的錨固螺孔設置成腰形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相比于常規的減振器其整體高度較低,且減振和穩定效果良好;且安裝更為簡單方便,同時,本實用新型結構能夠進行拆卸,拆卸后即可更換老化及損壞的橡膠墊板和軌下墊板,從而有助于降低使用維護的成本,減小軌道交通的運營成本;同時,卡帽和卡塊的設置使得在拆卸連接部位處承軌板和底板之間同樣不會直接接觸,不但使得承軌板和底板之間不會因直接的接觸而產生磨損,還起到了降振緩沖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的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的承軌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的圖3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的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的圖5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的連接卡孔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的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的承軌板頂部鋪設軌下墊板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的橡膠墊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的軌下墊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的底板的另一應用狀態示意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軌道減振器的圖12的側視圖。
其中:
承軌板1、底板2、橡膠墊板3、卡帽4、卡塊5、軌下墊板6;
連接卡塊1.1、凸塊1.2、限位塊1.3;
連接卡孔2.1、豁口2.2、凹槽2.3、錨固螺孔2.4;
卡條5.1。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市江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陰市江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1733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