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炭素煅燒回轉窯內襯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516984.X | 申請日: | 2013-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96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明;楊智生;李振國;劉桂琴;董軒;魏秀明;張源源;張凌海;胡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明;沈陽創(chuàng)聯(lián)爐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7/28 | 分類號: | F27B7/28 |
| 代理公司: | 沈陽圣群專利事務所 21221 | 代理人: | 王憲忠 |
| 地址: | 10003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炭素 煅燒 回轉 窯內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襯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炭素煅燒回轉窯內襯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炭素回轉窯的規(guī)格較小,填充率低,生產(chǎn)率低,由于生產(chǎn)的需要既要提高石油焦煅燒生產(chǎn)能力,又要保證煅后焦質量,重要的技術措施是提高物料在窯內的填充率。隨著新材料、新技術的發(fā)展,回轉窯材料由澆注料砌筑逐步取代了耐火磚砌筑,澆注料現(xiàn)場澆筑施工方便,避免砌筑的單一化。之前的一段時間回轉窯內襯在砌筑時,內筒體表面都是平整對齊,高度相同的,窯體在加熱轉動時,利用窯體的傾斜以及外力的轉動,使物料在窯體內滾動、翻轉,窯內壁輻射傳熱加熱物料,為提高煅后焦的產(chǎn)量而增加原料,使窯內的料層厚度增大,物料在回轉窯中隨著窯體的轉動,向前滑動,物料在筒體底面的接觸和物料在筒體空間接觸中,中間部分的物料因滑動方式而無法實現(xiàn)與表面和底面的充分混合,中間物料翻轉不出來,料層內外溫差較大,導致物料受熱不均,因而導致中間的物料燒不透,從而影響煅后焦的質量,隨著炭素煅燒的發(fā)展,有部分回轉窯已經(jīng)添加揚料塊,揚料塊在于物料長時間摩擦接觸時,由于揚料塊結構形勢不同,其壽命及揚料效果也不盡相同,本次發(fā)明主要解決原料不能充分燒透現(xiàn)象;因揚料塊與物料接觸摩擦導致澆筑料過多脫落的現(xiàn)象;增加揚料塊的使用壽命。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炭素煅燒回轉窯內襯結構,目的是煅燒物料在窯內滾動、翻轉均勻,提高煅后焦的質量,減少揚料塊的磨損,增加揚料塊的使用壽命。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炭素煅燒回轉窯內襯結構,包括窯筒體,在窯筒體內壁上設有保溫層,保溫層的內壁上砌筑揚料塊,揚料塊的第一接觸面與第二接觸面形成的凸起成鈍角。
所述的鈍角為139°。
鈍角的頂點到底邊高度為120mm。
揚料塊為7塊。
保溫層為70mm的輕質澆注料層。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效果: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煅燒物料在窯內滾動、翻轉均勻,使料層的中間部分翻轉方式來實現(xiàn)與表面和底面的充分混合,解決其中內外溫差大的問題,提高窯的生產(chǎn)能力,保證產(chǎn)品質量等優(yōu)點。能一次煅燒加工的物料更多,并且由于煅燒窯內壁輻射傳熱加熱物料,揚料塊增加了煅燒窯的內表面積,增加了輻射傳熱的反射面積,有利于煅燒物料的加熱,同時揚料塊與物料成傾斜面接觸設置,增大與物料接觸表面積,減小局部受力,增加揚料塊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圖中:1、窯筒體;2、保溫層;3、揚料塊;4、第一接觸面;5、第二接觸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炭素煅燒回轉窯內襯結構,包括窯筒體1,在窯筒體1內壁上設有保溫層2,保溫層2的內壁上砌筑揚料塊3,揚料塊3的第一接觸面4與第二接觸面5形成的凸起成鈍角。
所述的鈍角為139°。
鈍角的頂點到底邊高度為120mm。
揚料塊3為7塊。
保溫層2為70mm的輕質澆注料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明;沈陽創(chuàng)聯(lián)爐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劉明;沈陽創(chuàng)聯(lián)爐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1698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