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浮選動力性能測量裝置及測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16349.1 | 申請日: | 2013-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325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文旺;武濤;史帥星;陳東;李強;劉利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
| 主分類號: | G01B11/08 | 分類號: | G01B11/08;G01F2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鄭立明;趙鎮勇 |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豐臺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浮選 動力 性能 測量 裝置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選礦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浮選動力性能測量裝置及測量系統。
背景技術
浮選是一種常見的選礦工藝,其具體實施過程主要在浮選機中完成。在浮選過程中,浮選動力性能是影響浮選性能和浮選效果的關鍵要素之一。由于浮選機是以氣泡為載體來實現浮選功能的,因此浮選機的充氣速率(所謂充氣速率是指浮選機內每平方米液面上每分鐘逸出的空氣體積)和氣泡直徑是評價浮選動力性能的兩個重要參數。
在現有技術中,沒有能夠同時測量出充氣速率和氣泡直徑的裝置,而單一的充氣速率測量裝置和單一的氣泡直徑測量裝置都存在操作難度大、測量精度低、易出現人為讀數誤差等缺點。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浮選動力性能測量裝置及測量系統,不僅可靠性強、測量精度高、運行穩定,而且便于攜帶、易于操作、不會產生人為讀數誤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浮選動力性能測量裝置,包括:透明觀測體1、取樣管2、集測筒3和圖像采集設備5;
透明觀測體1的內部設有觀測腔13;取樣管2設于透明觀測體1的底部,并且取樣管2的頂部與所述的觀測腔13連通;集測筒3設于透明觀測體1的頂部,并且集測筒3的底部與所述的觀測腔13連通;
集測筒3上設有第一水位線L1和第二水位線L2,并且第一水位線L1的所在高度大于第二水位線L2的所在高度;
圖像采集設備5與透明觀測體1固定連接,并且該圖像采集設備5的圖像采集范圍包括觀測腔13,以用于采集觀測腔13的氣泡圖像或氣泡圖像序列。
優選地,所述的透明觀測體1包括固定在一起的上部擋板11和下部擋板12;
所述的觀測腔13設于上部擋板11和下部擋板12之間;
所述的取樣管2通過設于透明觀測體1底部的第一觀測體開口14與所述的觀測腔13連通;
所述的集測筒3通過設于透明觀測體1頂部的第二觀測體開口15與所述的觀測腔13連通。
優選地,所述的透明觀測體1為傾斜平面,其傾斜角度在10°~20°之間;所述的圖像采集設備5設于透明觀測體1的上方。
優選地,還包括:與透明觀測體1固定連接的照明設備6;該照明設備6與所述的圖像采集設備5分設于透明觀測體1的兩側,并且該照明設備6的照明范圍包括觀測腔13。
優選地,還包括:與透明觀測體1固定連接的控制處理設備7;集測筒3的第一水位線L1上設有第一水位觸發器;集測筒3的第二水位線L2上設有第二水位觸發器;該控制處理設備7包括主控電路和顯示電路;主控電路分別與顯示電路、第一水位觸發器和第二水位觸發器電連接;
主控電路通過第一水位觸發器獲取集測筒3內的水面高度下降到第一水位線L1時的第一水位電信號,并通過第二水位觸發器獲取集測筒3內的水面高度下降到第二水位線L2時的第二水位電信號;然后,主控電路根據第一水位電信號和第二水位電信號確定出集測筒3內的水面高度由第一水位線L1下降到第二水位線L2所需的置換時間,再根據該置換時間以及預設的第一水位線L1與第二水位線L2之間的高度差確定出充氣速率,并將該充氣速率通過顯示電路展現給使用者。
優選地,所述的集測筒3的頂部設有第一閥門41;主控電路與第一閥門41電連接,并控制第一閥門41的開閉。
優選地,所述的取樣管2與透明觀測體1之間設有第二閥門42;取樣管2通過第二閥門42與觀測腔13連通;主控電路與第二閥門42電連接,并控制第二閥門42的開閉。
一種浮選動力性能測量系統,包括:汲水裝置8、圖像分析裝置9以及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浮選動力性能測量裝置;
該浮選動力性能測量裝置包括:圖像采集設備5、主控電路和顯示電路;
汲水裝置8的出水口與集測筒3的頂部連通;主控電路與汲水裝置8電連接,并控制汲水裝置8向集測筒3的內部注水;
圖像分析裝置9與圖像采集設備5電連接,并獲取圖像采集設備5采集的氣泡圖像或氣泡圖像序列,再對該氣泡圖像或氣泡圖像序列進行圖像識別處理,從而確定出氣泡直徑;主控電路與圖像分析裝置9電連接,并獲取圖像分析裝置9確定出的氣泡直徑,再控制顯示電路展現給使用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礦冶研究總院,未經北京礦冶研究總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1634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伏組件貼合膠粘劑制品及其制備工藝
- 下一篇:電子產品用霧面壓敏膠黏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