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拉桿箱箱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15926.5 | 申請日: | 2013-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358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禎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禎瑩 |
| 主分類號: | A45C13/00 | 分類號: | A45C1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李俊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拉桿 箱箱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旅行箱配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拉桿箱上的箱套。
背景技術
無論是在出差或者是外出旅行,拉桿旅行箱成了大多數人必不可少的裝備,為了保護拉桿箱和防止拉桿箱快速老化,拉桿箱時尚箱套應運而生,此類箱套既能保護拉桿箱,又能增加拉桿箱的美感,使其更加時尚和有個性,而目前市面上的箱套,大都結構復雜,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拉桿箱箱套,使箱套變得輕便,而且便于將箱套與拉桿箱固定在一起或者將二者分離。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拉桿箱箱套,包括彈性套體、設于套體內側面上端部的拉桿開口、設于套體下端部兩側的滾輪開口、設于套體底部的封口裝置及束緊帶,封口裝置由兩塊可分離連接的彈性布組成;設置拉桿開口的內側面上還設有置物袋,所述置物袋位于拉桿開口正下方;所述束緊帶由左連接段及右連接段組成,其中左連接段一端與套體下端的左側面固定連接,另一端設有插接頭/插接孔,右連接段一端與套體下端的右側面固定連接,另一端則設有與左連接段可分離連接的插接孔/插接頭。
更進一步,所述套體由三塊彈性布料縫合而成。
有益技術效果:在箱套底部設置封口裝置及束緊帶,束緊帶采用兩部分組成,且兩部分采用插接孔和插接頭的方式連接,便于將箱套與拉桿箱固定在一起或將二者脫離;在套體內側面上還設有置物袋,便于放置小物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后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與拉桿箱結合的主視方向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與拉桿箱結合的后視方向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與拉桿箱結合的仰視方向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與拉桿箱結合后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3所示,所述箱套包括彈性套體1、所述設于套體內側面上端部的拉桿開口2、設于套體下端部兩側的滾輪開口3、設于套體底部的封口裝置4及束緊帶5。
本實施例中,彈性套體1由前、后兩塊彈性布縫合而成。
封口裝置4由兩塊可分離連接的彈性布組成;其中一塊彈性布41與套體1的前面彈性布底端一起成型,另一端彈性布42與套體后面彈性布底端一體成型,兩塊彈性布的自由端可設置魔術貼或拉鏈,便于二者可分離連接。
為了進一步保護箱子側提手不在托運受磨損,開口處采用縫合處理,連接體為特定縫線、拉鏈或魔術貼。
設置拉桿開口的內側面上還設有置物袋6,即組成套體1的前彈性布上設置了所述置物袋,其位于拉桿開口2正下方,便于放置一些小物件。
所述束緊帶5由左連接段51及右連接段52組成,其中左連接段51一端與套體下端的左側面固定連接,該連接部位于左側滾輪開口的上邊緣處,本實施例中,其另一端設有插接頭51a,右連接段一端與套體下端的右側面固定連接,其連接部同樣位于右側滾輪開口的上邊緣處,另一端則設有與左連接段51可分離連接的插接孔52a,很顯然,左連接段51上設置插接孔,右連接段52上設置插接頭,同樣可以實現左右連接段的快速可分離連接。
如圖4-5所示,拉桿箱與套體1相結合后,箱子側提手未露出,確保其在托運過程中不被磨損。
如圖6所示,拉桿箱與套體1相結合后,套體1底部束緊帶的左、右連接段扣接在一起,且組成封口裝置的兩塊彈性布自由端相連接,束緊帶5位于封口裝置4的外部。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套體1由三塊彈性布料縫合而成,即由彈性布、后彈性布、側彈性布組成,在側彈性布上設有拉桿箱側提手開口。
雖然通過實施例描繪了本發明創造,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知道,本實用新型有許多變形和變化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權利要求包括這些變形和變化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禎瑩,未經陳禎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1592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