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工業污水處理用微電解鐵絮凝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14163.2 | 申請日: | 2013-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512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公侯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公侯 |
| 主分類號: | C02F1/463 | 分類號: | C02F1/46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1250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業 污水處理 電解 絮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環保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工業污水處理用微電解鐵絮凝劑。
背景技術:
絮凝沉淀法是選用無機絮凝劑(如硫酸鋁)和有機陰離子型絮凝劑聚丙烯銨(PAM)配置成水溶液加入廢水中,便會產生壓縮雙電層。使廢水中的懸浮微粒失去穩定性。膠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體、礬花。絮凝體長大到一定體積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脫離水相沉淀,從而有效的去除廢水中大量懸浮物和難以降解的物質。為了提高分離效果,可以適量加入助凝劑。絮凝劑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有效地提升了污水處理速率,使廢水處理效果顯著。目前,該藥劑在各行業廢水處理中應用較為廣泛能夠符合國家規定排放標準。有效防止了水污染現狀的惡化。確保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然而,現有絮凝劑往往直接溶解于污水中,直接與污水中污染物接觸,會浪費較多絮凝劑產品,其原因是由于直接溶解的絮凝劑溶解程度較大,在污染物發生沉淀的初期,絮凝劑的效果顯著,但在污染物沉淀后會繼續消耗絮凝劑,甚至消耗量會逐漸上升,從而浪費較多絮凝劑產品,進而增加廢水處理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絮凝劑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存在浪費嚴重的問題,提供一種可以逐步釋放的絮凝劑產品,達到對污水中污染物進行處理時可以節約絮凝劑消耗量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工業污水處理用微電解鐵絮凝劑,包括至少兩層被冷卻的絮凝劑固體層,各絮凝劑固體層之間的中部通過絮凝劑固體加厚層連接在一起。?
各絮凝劑固體層從外緣到中部為逐漸加厚的結構。?
各絮凝劑固體層從外緣到中部為臺階狀逐漸加厚的結構。?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由多層冷卻的絮凝劑固體層組合體,并且有外緣到中部逐漸加厚,可以實現逐漸與污染物作用產生沉淀的目的,使早期沉淀的污染物在沉淀后直接落入底部,不至于繼續與絮凝劑作用而消耗掉過多絮凝劑,從而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凝固的絮凝劑產品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側視圖。
圖中,標號1為絮凝劑固體層,2為磨具。?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見圖1:一種工業污水處理用微電解鐵絮凝劑,由多層被冷卻的絮凝劑固體層1重疊組成,各絮凝劑固體層1之間的中部通過絮凝劑固體加厚層連接在一起。圖2中可以看出,各絮凝劑固體層從外緣到中部為臺階狀逐漸加厚的結構。形成圖1結構的模具可以參見圖2中的標號2,不詳述。
使用方法:將固體聚合氯化鋁(在常溫下)按1:3加水攪拌,約30分鐘待藥品溶解均勻后,加25-30倍清水稀釋再投入水中運行使用。一般水質凈化其用藥量為原水的十萬分之一,即每千噸水投加置(固體)為15kg左右,準確的使用,可根據本地區水質濁度和含量不同經試驗找出最佳投藥量。?
實施例2:附圖未畫,內容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相同之處不重述,不同的是:各絮凝劑固體層從外緣到中部為楔形逐漸加厚的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公侯,未經王公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141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