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鉗瓶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12795.5 | 申請日: | 2013-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732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付俊河;王進濤;董永啟;張團結;楊紅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9/40 | 分類號: | C03B9/40;C03B9/447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682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制瓶機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鉗瓶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如圖1所示,行列式制瓶機中的鉗瓶機構一般是通過套裝在懸臂4中的齒輪軸1的進氣孔11輸入驅動氣使得鉗瓶夾具進行夾瓶操作,然而,由于設備長期使用而導致的老化和磨損,使得從進氣孔11輸入的驅動氣在經過鉗瓶機構內部的氣路通道12到達氣缸6時,驅動氣會從氣路通道12周圍的各個設備環節中泄露出去,從而頻頻出現因驅動氣不足而導致鉗瓶夾具不夾瓶的現象發生,鉗瓶機構只能被迫停機并更換維修鉗瓶機構,造成了設備維修成本,同時也造成了用氣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一種鉗瓶機構,能有效保避免出現鉗瓶機構因驅動氣漏氣而無動作或動作不穩定的現象,保證機鉗瓶機構的正常運行。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一種鉗瓶機構,是以可豎向移動的齒條驅動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的齒輪軸呈水平設置,在所述齒輪軸的軸端設置懸臂;由氣缸驅動的鉗爪是通過氣缸支架和轉軸設置在懸臂的下端;其結構特點是:在所述用于驅動鉗爪的氣缸與外接的驅動氣源之間設置獨立氣道。
本實用新型鉗瓶機構的結構特點也在于:
所述獨立氣道為一不銹鋼軟管,所述不銹鋼軟管的一端所述驅動氣源相連通,另一端直接與所述氣缸相連通。
所述不銹鋼軟管的管徑為6mm。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獨立氣道把原有的通過鉗瓶機構懸臂進氣方式改進為直接由驅動氣源供氣方式,壓縮空氣不再需經過其它環節就能直接給氣缸供氣,從而有效避免驅動氣的流失,穩定了鉗瓶機構的夾瓶動作,解決了鉗瓶夾具因長時間使用磨損而造成漏氣無動作被迫停機的情況發生,既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設備故障率、減少了更換鉗瓶夾具的維修成本,也能有效節約用氣,并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已有技術的鉗瓶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齒輪軸;2齒條;3傳動齒輪;4懸臂;5轉軸;6氣缸;7氣缸支架;8鉗爪;9不銹鋼軟管;10驅動氣源;11進氣孔;12氣路通道;13傳動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2,本實施例中,一種鉗瓶機構,是以可豎向移動的齒條2驅動傳動齒輪3,傳動齒輪3的齒輪軸1呈水平設置,在齒輪軸1的軸端設置懸臂4;由氣缸6驅動的鉗爪8是通過氣缸支架7和轉軸5設置在懸臂4的下端;與已有技術不同的是,本實用新型是在用于驅動鉗爪8的氣缸6與外接的驅動氣源10之間設置獨立氣道。
具體實施中,可將獨立氣道設置為一不銹鋼軟管9,不銹鋼軟管9的管徑為6mm。
具體安裝過程為:首先把鉗瓶機構的懸臂4內部原有的氣路通道12用6mm的絲堵封住,再從鉗瓶夾具上部的氣缸6直接打孔做絲孔并安裝一接頭,用不銹鋼軟管9的一端與外界驅動氣源10相連通,另一端直接與氣缸6上的接頭連接,當鉗瓶機構輸入動作信號后,壓縮空氣不需經過任何環節便可直接進入氣缸6中驅動鉗爪8進行夾瓶操作,從而有效的解決了鉗瓶機構經常因漏氣而造成無動作或動作不穩定的故障,減少壓縮空氣的浪費,還能夠節約維修成本,杜絕了因該機構無動作而被迫更換配件的浪費,較大程度地增加鉗瓶夾具的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1279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聚天酶二銨生產線
- 下一篇:一種用于污泥處理的催化濕式氧化反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