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著絲粒結構教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12254.2 | 申請日: | 2013-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25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曹廣力;貢成良;薛仁宇;朱越雄;鄭小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9B23/26 | 分類號: | G09B23/2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鋒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著絲粒 結構 教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教學用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著絲粒結構教具。
背景技術
著絲粒是真核生物細胞在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時,染色體分離的一種“裝置”,在染色體的形態上表現為一個縊痕。近來在電鏡下觀察發現的資料表明,著絲粒(染色體的主縊痕primary?constriction)為染色質的結構,將染色體分成二臂,在細胞分裂前期和中期,把兩個姐妹染色單體連在一起,到后期兩個染色單體的著絲粒分開。
著絲粒的主要作用是使復制的染色體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可均等地分配到子細胞中。在很多高等真核生物中,著絲粒看起來像是在染色體一個點上的濃縮區域,又稱主縊痕。此是細胞分裂時紡錘絲附著之處。
在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相連處,有一個向內凹陷的縊痕,稱為主縊痕。電鏡下可見主縊痕兩側有一三層結構的蛋白質成分的特化部位,稱為動粒。動粒是著絲粒結合蛋白在有絲分裂染色體著絲粒部位形成的一種圓盤狀的結構,微管與之連接,與染色體分離密切相關,每一個中期染色體有兩個動粒,位于著絲粒的兩側。
若著絲粒丟失了,那么染色體就失去了附著到紡錘絲上的能力,細胞分裂時染色體就會隨機地進入子細胞。然而有著絲粒的染色體也會出現這種異常分配,那就是復制后的兩個染色體拷貝并不總是正確地分離進入子細胞。在此過程中發生錯誤的概率通常是很低的。若發生錯誤會引起染色體數目的改變。
因此著絲粒的研究尤為重要,由于著絲粒結構微小,需運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給教學帶來諸多不便,老師在講解染色體著絲粒時一般用圖片,然而圖片缺乏生動性,不能很好的引起學生的興趣,也不能有效的加深學生的記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形象生動的著絲粒結構教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著絲粒結構教具,包括鏡像設置的兩個本體,所述本體包括一長條狀連接體、設置在所述連接體中部外側面的圓盤體、插設在所述圓盤體上的至少四根插桿。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圓盤體設置有三層,所述圓盤體上設置有與所述插桿相對應的通孔。
進一步技術方案,所述插桿上設置有與所述通孔相配合的限位裝置。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連接體上設置有與所述插桿相配合插口。
上述技術方案中,連接體代表染色單體,插桿代表微管,圓盤體代表動粒。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實用新型為三維立體拆裝結構,不僅能有效增加使用者的動手能力更能加深使用者的記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拆分圖。
其中:1、本體;2、連接體;3、圓盤體;4、插桿;5、通孔;6、限位裝置;7、插口;8、磁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2所示,一種著絲粒結構教具,其包括鏡像設置的兩個本體1,本體1包括一長條狀連接體2、設置在連接體2中部外側面的圓盤體3、插設在圓盤體3上的四根插桿4。
圓盤體3設置有三層,圓盤體3上設置有與插桿4相對應的通孔5。
插桿4上設置有與通孔5相配合的限位裝置6。
連接體2上設置有與插桿4相配合插口7。
兩個連接體2相對的面上設置有磁鐵8。
連接體2代表染色單體,插桿4代表微管,圓盤體3代表動粒(著絲點)。
在使用時,將插桿4穿過圓盤體3固定在連接體2上的插口7,將兩個連接體2吸附在一起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1225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子菜譜口味選擇的實現方式
- 下一篇:肥皂生成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