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硝氯基緩釋復混肥生產用造粒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12008.7 | 申請日: | 2013-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699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軍;柏萬文;蔣天舉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施利(寧陵)化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12 | 分類號: | B01J2/12;C05G3/00;C05G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戴武軍 |
| 地址: | 4767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硝氯基緩釋復混肥 生產 用造粒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肥生產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硝氯基緩釋復混肥生產用造粒機。
背景技術
在硝氯基緩釋復混肥生產過程中,造粒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現有的造粒機分為滾筒式和圓盤式,滾筒式造粒機為圓筒狀,為了防止在造粒過程中將顆粒甩出,兩端設有封閉蓋,封閉蓋的中部設有孔,方便噴淋管伸入,但這種結構造成造粒機卸料繁瑣,且容易造成物料殘留在造粒機內,造成資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卸料簡單且不容易使物料殘留的硝氯基緩釋復混肥生產用造粒機。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硝氯基緩釋復混肥生產用造粒機,包括滾筒和套裝在滾筒外側的從動齒輪,另有位于從動齒輪下方的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相嚙合,所述的主動齒輪與電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一端為開放狀,且滾筒開放端的內環面上設有環狀的凹槽,另有阻隔在滾筒開放端的圓盤可轉動的卡裝到凹槽內,所述圓盤上設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開口處與滾筒的內側面平齊,所述排料口一側設有鉸接到圓盤上的封蓋,所述圓盤朝向滾筒外的一側設有推動桿。
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硝氯基緩釋復混肥生產用造粒機排料方便,有效防止物料殘留在滾筒內,防止對下次的造粒產生影響,避免了資源的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圓盤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硝氯基緩釋復混肥生產用造粒機,包括滾筒1和套裝在滾筒1外側的從動齒輪2,另有位于從動齒輪2下方的主動齒輪3與從動齒輪2相嚙合,所述的主動齒輪3套裝在連接軸上,所述連接軸一端與電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所述滾筒1、電機以及連接軸均通過支架支撐,另有水平設置的進液管通過滾筒1一端的開口延伸到滾筒1內,所述滾筒1另一端為開放狀,且滾筒1開放端的內環面上設有環狀的凹槽5,所述的凹槽5與滾筒1同軸線設置,另有阻隔在滾筒1開放端的圓盤4可轉動的卡裝到凹槽5內,所述圓盤4的邊緣處卡裝到凹槽5中,所述的圓盤4與凹槽5和滾筒1同樣同軸線設置,所述圓盤4上設有排料口6,所述的排料口6為半圓狀,所述排料口6的開口處與滾筒1的內側面平齊,所述排料口6的圓弧處與滾筒1的內側面處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滾筒1中的物料可方便的通過排料口6排出,不會滯留在滾筒1中,所述排料口6一側設有鉸接到圓盤4上的封蓋7,所述封蓋7可設置在滾筒1中或設置在滾筒1外側,所述圓盤4朝向滾筒1外的一側設有推動桿8,所述的推動桿8垂直于圓盤4所在的平面設置,當滾筒旋轉完畢時,可通過轉動推動桿8,使圓盤4轉動,從而使排料口6位于滾筒1最低處,方便物料的排出,所述的推動桿8與圓盤4不同軸設置,可更省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施利(寧陵)化肥有限公司,未經嘉施利(寧陵)化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1200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