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污水處理中平流沉池的吸泥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11619.X | 申請日: | 2013-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076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慧;邵月云;李雙雙;孫凱;劉曉娟;高標;葉彩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藍深制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24 | 分類號: | 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江蘇永衡昭輝律師事務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 地址: | 211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污水處理 平流 吸泥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環境保護設施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的吸泥機。
背景技術
水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但隨著工農業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體污染不斷加劇,造成不少地方出現水量雖多卻不能使用的水質型缺水現象。水處理的主要任務是改善水質,通過工程技術手段將污水中的雜質去掉,加工成符合生產和生活的使用水質要求的成品水,并輸送到用戶,以及收集使用過的污水并處理到水質符合循環使用或排放要求。其中沉淀是給水和排水工藝流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沉淀池排泥直接影響水質的效果。采用機械排泥可以減輕勞動強度、保證沉淀效果。
然而目前露天水廠,存在風沙大,針織帶多的特殊環境,潛水泵容易堵塞且難以疏通。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通過增加起吊架,從而調整潛水泵距離池底的距離從而避免阻塞的吸泥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污水處理中平流沉池的吸泥機,包括主梁以及設置在主梁兩側的端梁,在主梁的下端固定有吊架,在吊架的下端連接有水下吸泥部件、潛水泵和刮泥部件,在吊架的上端連接有水上吸泥部件,水上吸泥部件與潛水泵的輸水管連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梁上還設置有一起吊裝置,該起吊裝置與所述的潛水泵連接。
所述的起吊裝置包括起吊支架、起吊架、起吊鏈以及手動葫蘆,所述的起吊支架固定在主梁上,所述的起吊架插入所述的起吊支架內,所述的潛水泵套在所述的起吊鏈上。
所述的刮泥部件包括一菱形刮泥板。
所述的潛水泵通過耦合裝置安裝在吊架上,該耦合裝置該耦合裝置包括一錐形底座,該錐形底座下端與水下吸泥部件連接并固定在吊架上,所述潛水泵進口外表面為圓錐形,與錐形底座內錐形面自藕配合定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主梁上增設了一個用于起吊潛水泵的起吊裝置,通過該起吊裝置從而調整潛水泵距離池底的距離,從而避免吸泥機的阻塞。
本實用新型結構形式的吸泥機結構合理,運行平穩、可靠,水下管路不易堵塞,解決了水下管路難以疏通的難題,以及水泵起吊方便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撥線架?2-端梁3-主梁4-吊架5-起吊鏈6-手動葫蘆?7-起吊架8-水上吸泥部件9-起吊支座10-觸發塊?11-刮泥部件?12-潛水泵?13-水下吸泥部件?14-輸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吸泥機,主梁3焊接在兩個端梁2之間,端梁2在軌道上行走,起吊支座9焊接在主梁3上,起吊架7插入起吊支架9中用于起吊潛水泵12,吊架4焊接在主梁3的下方,潛水泵12通過耦合裝置安裝在吊架4上,吊架4與刮泥部件11現場焊接,水下吸泥部件8與吊架4螺栓連接,水上吸泥部件8與潛水泵12的輸水管14通過馬牙和卡箍連接,輸水管14為膠管。水上吸泥部件8將泥水排入排泥槽。刮泥部件11與吊架4現場焊接,吸泥機通過端梁2上的行車開關觸碰到固定在池邊的觸發塊10往返行走時,具有菱形刮泥板的刮泥部件11將泥水刮至水下吸泥部件13吸泥口,由潛水泵12提升至水上吸泥部件8。撥線架1焊接在主梁3一端,通過滑導線傳送電源。
當吸泥機出現堵塞時,可以通過起吊架7和手動葫蘆6將帶有起吊鏈5的潛水泵12提升出水面,進行疏通。由于潛水泵12距離池底很近,水下吸泥部件13的吸泥管路很短,不會造成堵塞,因此可以免除水下維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藍深制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藍深制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1161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梯能量回饋裝置
- 下一篇:面膜自動模切折疊輸送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