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減少背隙導螺桿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08869.8 | 申請日: | 2013-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86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潘忠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明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25/20 | 分類號: | F16H25/20;F16H2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劉付興 |
| 地址: | 中國臺灣彰化***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少 背隙導 螺桿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減少背隙導螺桿結構,尤指一種可避免空跑行程產生,讓使用精度更高的導螺桿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習知的無背隙螺桿結構,多為以下結構,其為專利局于91年3月1日所核準的專利公告號第478573號“無背隙之導螺桿裝置”,該專利的申請日期為90年4月12日,而由該專利的申請專利范圍及圖式中可分析得知,其尚有下述缺點:(一)、其螺帽與固定螺帽的帽頭凸出固定基座側端,讓習知的導螺桿在安裝時,還需考慮如何避開螺帽、固定螺帽等因素,使用上容易受限;(二)、其利用螺栓的鎖緊對螺帽進行固定,容易因為二螺栓鎖入深度不同,即造成螺帽偏斜,讓螺牙無法平均的與導螺桿產生螺合,進而將加速螺牙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減少背隙導螺桿結構,其使用中不需考慮如何避開封蓋等問題,使用上不易受限,改善了習知導螺桿螺帽因鎖入深度不同,而容易發生偏斜的問題,讓螺孔能確實且平均的與導螺桿進行螺合,延長了使用壽命,其組裝簡單、迅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減少背隙導螺桿結構,其包含有:一基座、一導螺桿、一彈簧、一封蓋及至少二定位銷,其中:
所述基座側端往內形成有一容室,所述容室底緣以一縮徑的螺孔往基座另一端貫出,讓容室與螺孔交界可形成一靠抵緣,在容室內壁相對于開口處則設有至少二限位槽;
所述導螺桿螺合在基座的螺孔,讓導螺桿兩端能從容室與螺孔伸出;
所述彈簧放入基座容室,讓彈簧一端能頂撐在基座的靠抵緣上,借以蓄積往外彈伸的動力;
所述封蓋中央貫設有一螺孔,周側形成有多個缺口,該封蓋以螺孔螺合在導螺桿上,使往內頂推彈簧壓縮;
所述定位銷穿設在相對的限位槽與缺口中,以對封蓋進行卡固,讓封蓋不會在導螺桿轉動時,跟著一起產生旋轉。
所述封蓋為一圓形塊體,中央貫設有一螺孔,前、后各往外環設有一凸緣,凸緣上切設有多個相對的缺口。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
(一)、本實用新型可減少背隙導螺桿結構,其封蓋是內藏于基座中,故在機構配置上,不需考慮如何避開封蓋等問題,使用上不易受限;
(二)、本實用新型可減少背隙導螺桿結構,其利用定位銷同時插入限位槽與缺口,以對封蓋進行卡固,能改善習知導螺桿螺帽因鎖入深度不同,而容易發生偏斜的問題,讓螺孔能確實且平均的與導螺桿進行螺合,以延長使用壽命;
(三)、本實用新型可減少背隙導螺桿結構,其利用定位銷的插設,不需緩慢轉動螺栓,其在組裝上將更簡單、迅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可減少背隙導螺桿結構的立體組合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可減少背隙導螺桿結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可減少背隙導螺桿結構的組合剖面圖;
圖4是圖3的局部A封蓋與導螺桿嚙合的放大圖;
圖5是圖3的局部B基座與導螺桿嚙合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審查員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以下配合圖式列舉實施例,詳述說明如下:
首先,由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可減少背隙導螺桿結構包含有:一基座10、一導螺桿20、一彈簧30、一封蓋40及至少二定位銷50,其中,基座10的側端往內形成有一容室11,容室11底緣以一縮徑的螺孔12往基座10另一端貫出,讓容室11與螺孔12交界可形成一靠抵緣13,在容室11內壁相對于開口處設有至少二限位槽14,導螺桿20螺合在基座10的螺孔12,讓導螺桿20兩端能從容室11與螺孔12伸出,彈簧30放入基座10的容室11,讓彈簧30一端能頂撐在基座10的靠抵緣13上,借以蓄積往外彈伸的動力,封蓋40為一圓形塊體,中央貫設有一螺孔41,前、后各往外環設有一凸緣42,凸緣42上切設有多個相對的缺口43,該封蓋40以螺孔41螺合在導螺桿20上,使往內頂推彈簧30壓縮,定位銷50穿設在相對的限位槽14與缺口43中,以對封蓋40進行卡固,讓封蓋40不會在導螺桿20轉動時,跟著一起產生旋轉。
借由上述結構,其實際使用時,利用彈簧30的頂推,掣動基座10與封蓋40往相反方向遠離,讓基座10與封蓋40的螺孔12、41能分別抵緊在導螺桿20的螺牙21的前、后齒面,以達到嚙合動作時無背隙的功效(請同時參閱圖3至圖5),在帶動時相對無空跑行程的產生,使用精度更高。
借助上述具體實施例的結構,可得到下述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明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高明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0886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齒輪傳送機構
- 下一篇:一種中藥治療腸炎的組合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