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一次性醫(yī)用內窺鏡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508438.1 | 申請日: | 2013-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066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姜泊;凌代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泊;凌代年 |
| 主分類號: | A61B1/005 | 分類號: | A61B1/005;A61B1/04;A61B1/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劉媖 |
| 地址: | 510515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一次性 醫(yī)用 內窺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一次性醫(yī)用內窺鏡。
背景技術
內窺鏡是一種常用的醫(yī)療器械,由設置在操作部前端的插入部、彎曲部和前端部組成,其中插入部、彎曲部和前端部合稱為插入管。經(jīng)人體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經(jīng)手術做的小切口進入人體內;使用時將內窺鏡的插入管導入預檢查的器官,可直接窺視有關部位的變化。
內窺鏡是一種嬌貴的醫(yī)療器械,國內醫(yī)用內窺鏡市場大部分被國外產(chǎn)品占有,價格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每次用后要進行復雜且高成本的消毒、維護,有可能因消毒工序不規(guī)范導致交叉感染。傳統(tǒng)的內窺鏡插入管內設置有送氣/送水通道、吸引通道和活檢通道及控制線纜、信號電纜和導光纖維。細長的通道徹底消毒非常困難,但由于目前內窺鏡的制作成本昂貴,必須重復使用。有必要對傳統(tǒng)內窺鏡進行改進,降低費用和交叉感染的風險。
后來逐漸出現(xiàn)了一次性產(chǎn)品,中國發(fā)明專利“201110056640.0”公開了“一種凈化式醫(yī)用內窺鏡”,其結構是:包括有內窺鏡軟性總體外殼,內窺鏡軟性總體外殼內設置有內窺鏡主體,內窺鏡主體由醫(yī)用樹脂材料將成像鏡頭組件、LED光源和光纖導光束、電源線和信號線包箍在一起,內窺鏡主體內設置有各種通道。
上述技術存在以下問題:整體采用醫(yī)用樹脂或軟性材料制成,其剛性差,在使用時,并不能直達患處,并且彎曲角度小,適用范圍窄。內窺鏡主體和內窺鏡軟性總體外殼仍需消毒滅菌,并未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一次性使用。
中國發(fā)明專利“200880017615.8”公開了“一種內窺鏡彎曲部”,該內窺鏡彎曲部包括具有筒狀部(28)的、互相同軸地并列設置的多個節(jié)環(huán)(26A、26B),相鄰的兩個節(jié)環(huán)(26A、26B)中的一個節(jié)環(huán)(26A)具有與筒狀部(28)一體設置的、沿筒狀部(28)的徑向延伸的突出部(32),相鄰的兩個節(jié)環(huán)(26A、26B)中的另一個節(jié)環(huán)(26B)具有與筒狀部(28)一體設置的、供突出部(32)能夠以突出部(32)的長度軸線為中心轉動地插入的承受部(42),各節(jié)環(huán)(26A、26B)具有在筒狀部(28)中與筒狀部(28)的圓周方向交叉地延伸的非接合或者接合完畢的不連續(xù)部(34)。
上述發(fā)明專利公開的一種內窺鏡彎曲部,結構復雜,制造難度高,生產(chǎn)成本高,不符合一次性內窺鏡的制作要求。
目前要解決的一次性內窺鏡的制造,必須解決三個問題:1、成本,傳統(tǒng)的內窺鏡造價數(shù)十萬元,各部件的造價昂貴,不可能直接丟棄,2、工作通道的消毒問題,目前未有相關技術能夠對細長的管道進行徹底消毒,3、一次性內窺鏡必須將涉及工作通道的部件拆卸丟棄,各部件直接如何設置及連接。
因此,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存在問題,亟需提供一種生產(chǎn)成本低,性能可靠、拆卸方便的一次性醫(yī)用內窺鏡的技術。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生產(chǎn)成本低,性能可靠、拆卸方便可供一次性醫(yī)用內窺鏡。
一種一次性醫(yī)用內窺鏡,包括前端部、彎曲部、插入部、連接部、操作部和主機,
設置有外套,所述外套包覆所述前端部、彎曲部、插入部和所述連接部;
所述前端部設置有攝像機構,所述攝像機構固定于所述彎曲部的前端;
所述彎曲部設置有柔性材料制成的外套、彎曲組件、固定筒和彎曲驅動單元,所述外套套設于所述彎曲組件,所述彎曲組件設置為前端螺距大于末端螺距的螺紋線圈,所述的螺紋線圈的上端部固接于所述固定筒,所述螺紋線圈的下端部固接于所述插入部,所述螺紋線圈與所述操作部通過彎曲驅動單元控制驅動;
所述插入部設置有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的上部依次穿過彎曲部和前端部,所述工作通道的下部設置于所述連接部;
所述連接部包括分別設置于所述操作部前端和所述插入部后端的用于連接操作部與插入部的可拆卸連接機構;
所述操作部設置有手輪調節(jié)機構,所述手輪調節(jié)機構與所述彎曲驅動單元連接;
所述主機與所述操作部通過連接管連接,所述主機與所述攝像機構通過電源信號電纜電連接。
其中,所述固定筒設置有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所述上固定筒套設于所述下固定筒,所述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側壁通過螺絲固定連接,所述下固定筒固接于所述彎曲組件的前端,所述上固定筒用于固接設置于前端部的攝像機構,所述螺紋線圈的上端部與所述下固定筒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泊;凌代年,未經(jīng)姜泊;凌代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084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防偽浮雕酒瓶
- 下一篇:四棱柱型電磁控制氣壓制動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