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抗風浪深水網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03818.6 | 申請日: | 2013-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073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陸波;汪曉慧;張德勝;潘元潮;馬善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連云港市漁業技術指導站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連云港潤知專利代理事務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彥明 |
| 地址: | 222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浪 深水 網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深水網箱,特別是一種抗風浪深水網箱。
背景技術
?近些年來,高強度的漁業生產活動和環境污染,導致了漁業資源的衰竭、種質退化和病害頻發,海洋生物資源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如魚類種群數量驟減、種群低齡化、個體小型化、性成熟提前、近海海域污染嚴重、海底平凸化和荒漠化和魚類產卵場等棲息地遭破壞等。因此,現在迫切需要一種既能施保護海洋生物的資源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增殖漁業資源,又能在遠離海岸的近海區發展并在發展循環經濟的同時,修復近海生態環境,使海洋漁業得以持續發展的設備。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既能施保護海洋生物的資源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增殖漁業資源,又能在遠離海岸的近海區發展循環經濟,修復近海生態環境的抗風浪深水網箱。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抗風浪深水網箱,其特點是:設有由繩圈拉成的方格形框架,方格形框架的四周通過纜繩與固定樁相連,在方格形框架內按田字型分隔成四個養殖區,每個養殖區內均設置有一個網箱,每個網箱的四周均通過系繩與養殖區四角相接,所述網箱包括浮管架,在浮管架上方設有扶手管,浮管架向下固定有網衣,在網衣的底部設有張網管,在張網管的下方設有配重裝置。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所述網衣設有若干條網綱,網綱的上端與扶手管相接,網綱的下端連結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所述配重裝置為若干個固定在張網管下方的墜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將方格形框架的四周通過纜繩與固定樁相連,保證了養殖區內網箱的抗風浪能力,提高了在網箱內養殖的安全性;將方格形框架內按田字型分隔成四個養殖區,提高了水域的利用率,增加養殖的經濟效益;利用設置在每個養殖區內的網箱,既保護了海洋生物的資源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增殖漁業資源,又修復了近海的生態環境,體現了養殖與資源增殖的互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抗風浪深水網箱,設有由繩圈拉成的方格形框架,方格形框架的四周通過纜繩與固定樁相連,在方格形框架內按田字型分隔成四個養殖區,每個養殖區內均設置有一個網箱,每個網箱的四周均通過系繩6與養殖區四角相接,所述網箱包括浮管架4,在浮管架4上方設有扶手管5,浮管架4向下固定有網衣2,在網衣2的底部設有張網管1,在張網管1的下方設有配重裝置7。在方格形框架的四邊和拐角處均通過纜繩與固定樁相連,將格形框架內按田字型分隔成四個養殖區,提高了水域的利用率,增加養殖的經濟效益。所述浮管架設有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管和通過支架與浮管相連的連接管,網衣固定在連接管上,所述網衣的上端可連接在扶手管上。
所述網衣2設有若干條網綱3,網綱3的上端與扶手管5相接,網綱3的下端連結在一起。所述配重裝置7為若干個固定在張網管1下方的墜石。所述網綱3的下端于張網管1所在的平面上中心處匯集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連云港市漁業技術指導站,未經連云港市漁業技術指導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0381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