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機軸防纏繞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01155.4 | 申請日: | 2013-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067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邢鐵牛;毛善能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馳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124 | 分類號: | H02K5/124 |
| 代理公司: | 寧波誠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 |
| 地址: | 315175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軸 纏繞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電機結構,具體指一種電機軸防纏繞結構。
背景技術
污水提升器是一種排水設備,主要用于地下室、船舶、車輛等遠離排水立管和排水條件不好的場所,尤其是用于衛生間生活用水的收集處理。
污水提升器的動力部件為切割泵,通過切割泵的工作,將進入貯水囊中的污水中的糞便、衛生紙等固體物質打碎,然后送至排水管排出。
由于污水中不可避免的會含有雜物,尤其是一些柔軟性的條狀物,例如毛發、線繩等,其進入貯水囊后,在切割泵的作用下,污水會形成渦流,導致這些柔軟的條狀物纏繞到切割泵的電機軸上,造成泵體堵塞,電機的負載急速上升,電流增大,電機發熱,甚至燒壞電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能夠完全避免柔性條狀物纏繞的電機軸防纏繞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電機軸防纏繞結構,包括殼體和安裝在殼體內電機組件,電機軸的兩端即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別穿過所述殼體上相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外露,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第一表面向內凹進形成第一凹槽,使所述電機軸外露的第一端容置在第一凹槽內,所述第一凹槽內插設有桶狀結構的第一扣蓋,所述電機軸的第一端被扣蓋在第一扣蓋內;
所述殼體的第二表面向內凹進形成第二凹槽,所述電機軸外露的第二端容置在第二凹槽內,所述第二凹槽內插設有桶狀結構的第二扣蓋,所述電機軸的第二端被扣蓋在第二扣蓋內。
所述第一扣蓋外還套設有第一密封環,該第一密封環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殼體的第一表面上和所述第一扣蓋的端面,從而將所述第一扣蓋包裹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密封環所形成的空腔內;
所述第二扣蓋外還套設有第二密封環,該第二密封環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殼體的第二表面上和所述第二扣蓋的端面,從而將所述第二扣蓋包裹在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密封環所形成的空腔內。
所述第一扣蓋轉動設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內,第一扣蓋的端面上設有攪拌刀;
所述第二扣蓋轉動設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內,所述第二扣蓋的端面上設有葉輪。
所述電機軸的兩端分別依次穿過軸承和密封圈后外露于所述殼體的表面,所述軸承和所述密封圈外凸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所述殼體的表面對應于所述的軸承和密封圈向外凸出,從而將所述軸承和所述密封圈包裹了所述的殼體內,這樣,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為環形凹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電機殼體的兩個表面上均設置了凹槽,通過在凹槽內設置扣蓋將電機軸包裹在內部,避免了污水中柔性條狀物解除電機軸,從而完全避免了電機軸的被纏繞,保證了電機的工作穩定性,且有效延長了電機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裝配結構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分解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該電機軸防纏繞結構包括:
殼體1,為整個電機的外殼,其內安裝有電機軸2和其它的電機組件。殼體上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分別設有環形的第一凹槽11和環形的第二凹槽12;兩個環形凹槽將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隔為內端面13和外端面14。
第一表面的內端面與第一凹槽的側壁所形成的空腔內由內而外依次安裝有第一軸承15和第一密封圈16;內端面與第二凹槽的側壁所形成的空腔內由內而外依次安裝有第二軸承17和第二密封圈18。
電機軸2,為電機的動力輸出連接件,穿設在所述殼體上,其兩端即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分別穿過各自對應的軸承和密封圈后外露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內端面13。
本實施例中的電機軸防纏繞結構是應用在污水提升器上的,為了裝配和成型的方便,本實施例中的第一扣蓋是和攪拌刀6的刀架5一體成型的。該刀架5可轉動地插設在第一凹槽11內,其具有上端面51和向下延伸插入第一凹槽11內的第一環形側壁52,第一表面的內端面容置在第一環形側壁52內。刀架5的中部固定連接電機軸的第一端,并且刀架5相對于所述殼體能夠轉動。環形側壁52和上端面51構成本實施例的第一扣蓋。
第一表面的外端面上還連接有第一密封環7,該第一密封環7的下端面密封連接第一表面的外端面,第一密封環7的上端插入到刀架5的下端面的凹槽53內。
第二表面的內端面與第二凹槽的側壁所形成的空腔內由內而外依次安裝有第二軸承17和第二密封圈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馳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波馳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0115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冷凝換熱器
- 下一篇:空調送風口與新風口的合并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