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動力車式潮濕兩用液壓自動上料噴漿車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498244.8 | 申請日: | 2013-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300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國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國安 |
| 主分類號: | E04G21/04 | 分類號: | E04G21/04;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65200 河南省信***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 潮濕 兩用 液壓 自動 噴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混凝土噴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動力車式潮濕兩用液壓自動上料噴漿車。
背景技術
市場上現(xiàn)在最常見的噴漿機就是簡單的人工上料噴漿機,效率低,工人勞動強度大,環(huán)境污染嚴重。大多噴漿機都是單一功能,要么是潮式,要么是濕式,隨施工環(huán)境的改變,施工單位需要準備多臺不同功能的噴漿機備用,造成產資源浪費。
當然市場上也有國外進口的噴漿機,各方面性能都不錯,自動化程度高,也環(huán)保,但價格太高,動輒幾十萬或上百萬,一般中小型施工單位根本承擔不起。近年來,國內也出了一些改進型的產品,比較常見的就是動力式液壓自動上料噴漿車。這種噴漿車,確實解決了工作效率低、工人勞動強度大、粉塵大等缺陷,但它也存在很多弊端,比如:
①體積大,行動不便,不能進入空間較小的地方作業(yè);
②有自身的動力行走系統(tǒng),本身有能耗,且故障率高;
③有兩臺噴漿機,結構緊湊,機器內部空間狹小,檢修及維護困難;
④功能單一,單機要么是潮式,要么是濕式,若施工環(huán)境改變,需要準備多臺不同功能的噴漿機,造成資源浪費。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動力車式潮濕兩用液壓自動上料噴漿車,它不僅克服了傳統(tǒng)式簡單的人工上料噴漿機效率低,工人勞動強度大,環(huán)境污染嚴重等缺陷,同時又改善了動力式液壓自動上料噴漿車的上述缺點。
技術方案:一種動力車式潮濕兩用液壓自動上料噴漿車,在動力行走系統(tǒng)的底盤前側設置有噴漿機,以及與噴漿機進風管連通的風路系統(tǒng)和與噴漿機出口連接的計量泵系統(tǒng);在所述底盤的一側還設置有用于控制動力行走系統(tǒng)、噴漿機、風路系統(tǒng)和計量泵系統(tǒng)的電氣控制系統(tǒng);在動力行走系統(tǒng)的后側設置有大料斗,所述大料斗前端通過鉸鏈鉸接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底盤上,并且在底盤上設置有能驅動大料斗沿所述鉸鏈轉動的旋轉機構。所述大料斗包括底板和兩側板,并在兩側板后側設置有擋板,在兩側板前側設置有溜槽。
所述旋轉機構是在大料斗兩側后部分別豎向設置液壓千斤頂,并在底盤上設置液壓系統(tǒng),所述液壓千斤頂為四級液壓千斤頂。或者,所述旋轉機構是在底盤后部兩側分別設置有支撐架,在支撐架上安裝有滑輪或鏈輪,并設置有卷揚機,卷揚機通過拉繩或者鏈條經過滑輪后與大料斗兩側后部固定連接。或者,所述旋轉機構是在底盤后部兩側分別安裝有驅動齒輪,并在大料斗側壁設置有齒條,驅動齒輪與齒條相互嚙合。
在所述底盤的后側還鉸接有爬梯,所述爬梯可以翻轉扣合在大料斗上側。?
在大料斗的底板上安裝有振動器。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噴漿車是根據(jù)多年從事支護行業(yè)工作的經驗,綜合考慮了市場上現(xiàn)有噴漿機的局限性、國內人工費用的不斷攀升,將噴漿機和可自動翻轉大料斗巧妙結合在一起,噴漿料直接導入大料斗,避免直接接觸地面,減少噴漿料浪費,大料斗靠旋轉機構自動控制,比傳統(tǒng)人工上料速度快,節(jié)省人工,提高了效率,減少了粉塵污染。本專利功能多樣,可作為潮濕兩用一體機,且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機動靈活,可避免在轉運過程中對噴漿機的損壞,故障率低,和國外進口的噴漿機相比,性價比高,更符合國內的市場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除去大料斗)。
圖中,標號1為動力行走系統(tǒng),2為噴漿機,3為電氣控制系統(tǒng),4為銷軸,5為泄壓閥,6為振動器,7為大料斗,8為四級液壓千斤頂,9為液壓系統(tǒng),10為風路系統(tǒng),11為計量泵系統(tǒng),12為調平衡螺桿,13為爬梯。?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動力車式潮濕兩用液壓自動上料噴漿車包括動力行走系統(tǒng)1,動力行走系統(tǒng)1設置有底盤、驅動機構和控制機構,以及驅動輪和方向輪等。在動力行走系統(tǒng)的底盤前側設置有噴漿機2,在動力行走系統(tǒng)的底盤后側設置有大料斗7。大料斗7可以在裝載足夠量的物料后向上翻轉,使其前側的溜槽與噴漿機2的進料斗對應。還設置有電氣控制系統(tǒng)3、液壓系統(tǒng)9、風路系統(tǒng)10和計量泵系統(tǒng)11等。
具體結構參見圖1和圖2,在底盤靠前位置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噴漿機2,每個噴漿機2都對應連接有風路系統(tǒng)10和計量泵系統(tǒng)11。在底盤底部設置有液壓系統(tǒng)9,包括兩個四級液壓千斤頂8、油箱、油泵、閥組和輸油管路等。電氣控制系統(tǒng)3設置在所述底盤的一側,用于控制動力行走系統(tǒng)1、噴漿機2、風路系統(tǒng)10、計量泵系統(tǒng)11和液壓系統(tǒng)9的工作。
所述大料斗7包括底板和兩側板,并在兩側板后側設置有后擋板,整體形狀為簸箕狀結構,并且兩側板向前逐漸收斂形成溜槽結構。所述大料斗的兩側板上部向外設置翻邊,兩側翻邊與底盤之間分別豎向設置有所述四級液壓千斤頂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國安,未經李國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9824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