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并聯式散熱系統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95266.9 | 申請日: | 2013-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893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董衛東;李希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航天舒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D3/00 | 分類號: | F24D3/00;F24D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31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并聯 散熱 系統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系統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并聯式散熱系統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散熱器采暖系統主要采用通過一根管子不斷地分支連接散熱器,這種分支安裝結構,使得散熱器到熱源的距離遠近不一,從而使得散熱器的采暖效果不平衡,而距離熱源最近的散熱器,由于距離近接近熱源需要的時間短,因此采暖速度快,效果好;但是距離熱源較遠的散熱器,由于熱源流量及管道長度的原因,接觸熱源需要的時間較長,因此采暖速度慢,達不到理想的采暖效果。另外,由于這種管子通常為塑料管或者鍍鋅管,且管徑一般都比較大,約為De20∽De32或DN15∽DN25,這就是安裝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間,同時加大了安裝的難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并聯式的散熱系統鋪設結構,此結構簡單實用、鋪設面積小,可有效地避免散熱器系統采暖效果不平衡的現象。
本實用新型包括熱源設備、進水主管、回水主管、分水器、集水器、進水支管、回水支管、散熱器;所述熱源設備通過進水主管與分水器連接;所述分水器通過進水支管與散熱器相連接;?所述散熱器通過出水支管與集水器連接在一起;所述集水器通過出水主管與熱源設備相連接;所述集水器與分水器通過支架順滑連接成一個組合裝置。
所述熱源設備上設有出水口;所述分水器的一端設有進水口;所述進水主管一端插入熱源設備的出水口,另一端插入分水器的進水口,從而將熱源設備與分水器連接在一起;
所述分水器的另一側面設有出水口;所述散熱器的上端設有進水口;所述進水支管一端插入分水器的出水口,一端插入散熱器的進水口,從而將分水器與散熱器連接在一起;
所述散熱器的底端設有出水口;所述集水器的一側設有進水口;所述回水支管一端插入散熱器的出水口,一端插入集水器的進水口,從而將散熱器與集水器連接在一起;
所述集水器的另一側設有出水口;所述熱源設備上設有進水口;所述回水主管一端插入集水器的出水口,一端插入熱源設備的進水口,從而將集水器與熱源設備連接在一起。
所述散熱器的進水口、出水口處分別設有進水角閥、出水角閥;所述進水角閥、出水角閥均為銅閥、鍍鉻銅閥,主要用于調節水流量的大小,同時由于角閥拆卸比較方便,利于散熱器的檢修;所述進水角閥的上安裝有感溫包;所述感溫包的一側面刻有刻度,感溫包的底端設有一個可以往返運動的滾針;所述滾針隨著刻度不同進行往返運動。
所述散熱器的連接方式為并聯,連接數量為N,且所并聯的散熱器結構均相同。
所述分水器、集水器通過支架順滑連接在一起,并成為一個組合裝置;所述每個組合裝置最多并聯8個散熱器。
所述進水主管、出水主管的直徑為Φ16mm,壁厚為0.8mm;所述進水支管、回水支管的直徑為Φ6mm,壁厚為0.6mm。
所述進水主管、出水主管、進水支管、回水支管均為紫銅管。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并聯結構后,實現了同程式采暖,由N個散熱器并聯N個支管結構,使每組散熱器的流量相等,散熱器的溫升速度相同,提高了采暖的效果;同時采用紫銅管代替傳統的塑料管、鍍鋅鋼管,增加了管子的使用壽命;管子連接通過一組分水器、集水器的配合安裝,節省了安裝的節點和接頭,便于管子的安裝,也避免了因街頭過多造成的漏水隱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熱源設備1、進水主管5、回水主管4、分水器7、集水器12、進水支管13、23、26、回水支管14、25、28、散熱器20、24、27;所述熱源設備1上設有出水口2;所述分水器7的一端設有進水口6;所述進水主管5一端插入熱源設備1的出水口2,另一端插入分水器7的進水口6,從而將熱源設備1與分水器7連接在一起;
所述分水器7的另一側面設有出水口8;所述散熱器20的上端設有進水口19;所述進水支管13一端插入分水器7的出水口8,一端插入散熱器20的進水口19,從而將分水器7與散熱器20連接在一起;所述散熱器24、27分別通過進水支管23、26與分水器7連接在一起,連接方式同散熱器20與分水器7連接方式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航天舒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航天舒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9526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