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風化煤巖崩解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94913.4 | 申請日: | 2013-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349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振偉;王建國;呂祥鋒;侯志鷹;紀玉石;辛智;趙雪;李營作;常文林;劉志芳;劉明琦;于佳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沈陽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5/00 | 分類號: | G01N5/00 |
| 代理公司: | 遼寧沈陽國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李叢 |
| 地址: | 113122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化 巖崩 實驗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巖力學性質實驗技術及裝備,特別涉及一種風化煤巖崩解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火燒區外露煤巖在風化和水的作用下,煤巖強度軟化降低,極易崩解破裂形成破裂帶,對開采工程安全影響很大。目前,對于崩解實驗主要有耐崩解試驗、普通崩解試驗和靜態崩解試驗。耐崩解試驗具有強烈的擾動外載,使得巖石崩解徹底,但不符合巖石實際崩解;普通崩解試驗無法滿足各種破壞形式(泥糊狀、碎屑狀、角礫狀和碎塊狀)的分析,而火燒蝕變風化煤巖崩解后呈現各種破壞形態,顯然普通崩解試驗不滿足需要;靜態崩解試驗要求煤巖塊全部浸入水中,然而火燒蝕變風化煤巖極易溶水而釋去,且煤巖一般裸露在空氣中,全部置于水中與實際不符,更無法描述崩解后的各種破壞特征,對試驗結果誤差很大。另外,以上三種崩解試驗方法均不適合于火燒蝕變風化煤巖崩解過程測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風化煤巖崩解實驗裝置,達到獲取描述風化煤巖崩解的各種破壞特征,特別適合于火燒蝕變風化煤巖崩解過程測試,同時縮小煤巖崩解試驗誤差,對其煤巖崩解自然狀態進行描述。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風化煤巖崩解實驗裝置,包括一層篩網與放在篩網上的風化煤巖實驗樣,連接計算機的掃描探頭固定在風化煤巖實驗樣上方,特點在于:第一層篩網下設有從上至下篩網孔徑逐漸縮小的若干層篩網,每層篩網由固定臺架柱插在空心臺面上放置壓力傳感器的插槽內,各壓力傳感器信號線通過壓力傳感器總線接入計算機。
其中:連接計算機的溫度傳感器固定在風化煤巖實驗樣上方。
其中:篩網為圓形四層,第一層篩網圓形孔直徑為二十毫米,第二層篩網圓形孔直徑為十毫米,第三層篩網圓形孔直徑為五毫米,第四層篩網圓形孔直徑為二毫米。
其中:風化煤巖實驗樣為40g~60g的渾圓狀,保持天然含水量,圓形篩網直徑≥140毫米,試驗中環境溫度為常溫。
其中:風化煤巖實驗樣為40g~60g的渾圓狀,保持天然含水量,圓形篩網直徑≥140毫米,試驗中環境溫度20±2℃。
其中:風化煤巖實驗樣為40g~60g的渾圓狀,保持天然含水量,長方形篩網最小邊長≥140毫米,試驗中環境溫度為常溫。
其中:風化煤巖實驗樣為40g~60g的渾圓狀,保持天然含水量,長方形篩網最小邊長≥140毫米,試驗中環境溫度20±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實驗室測試定量獲得風化煤巖崩解狀態,特別適用于火燒蝕變風化煤巖崩解狀態,包括崩解時間、崩解質量和崩解現象,對掌握火燒蝕變風化煤巖崩解破裂和強度降低規律意義較大,亦適用于風化煤巖崩解狀態的獲取,同時實時記錄環境溫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原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圓形篩網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長方形篩網結構示意圖。
圖中1.煤巖樣,2.第一層篩網,3.第二層篩網,4.第三層篩網,5.第四層篩網,6.空心臺,8.壓力傳感器總線,9.掃描探頭,10.計算機,21、22.第一層篩網臺架柱,31、32.第二層篩網臺架柱,41、42.第三層篩網臺架柱,51、52.第四層篩網臺架柱,61、68.第四層篩網臺架柱插槽,62、67.第三層篩網臺架柱插槽,63、66.第二層篩網臺架柱插槽,64、65.第一層篩網臺架柱插槽,81、88.第四層篩網臺架柱插槽內壓力傳感器,82、87.第三層篩網臺架柱插槽內壓力傳感器,83、86.第二層篩網臺架柱插槽內壓力傳感器,84、85.第一層篩網臺架柱插槽內壓力傳感器,80.壓力傳感器信號線,95.溫度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沈陽研究院,未經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沈陽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9491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