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利用煙氣余熱的并聯式污泥低溫干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89390.4 | 申請日: | 2013-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402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翁煥新;蘇閩華;陳海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2 | 分類號: | C02F11/12;C02F11/00;B01D50/00;B01D53/02;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張法高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煙氣 余熱 并聯 污泥 低溫 系統 | ||
1.一種利用煙氣余熱的并聯式污泥低溫干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雙螺旋定量進泥裝置的污泥料斗(1)、出泥口(2)、隔離板(3)、第一螺旋輸送機進口(4)、第二螺旋輸送機進口(5)、第一螺旋輸送機(6)、第二螺旋輸送機(7)、第一螺旋輸送機出口(8)、第二螺旋輸送機出口(9)、第一污泥干化成粒裝置進料口(10)、第二污泥干化成粒裝置進料口(11)、第一污泥干化成粒裝置(12)、第二污泥干化成粒裝置(13)、第一污泥干化成粒裝置進氣口(14)、第二污泥干化成粒裝置進氣口(15)、第一污泥干化成粒裝置出料口(16)、第二污泥干化成粒裝置出料口(17)、第一污泥干化成粒裝置進氣口(18)、第二污泥干化成粒裝置出氣口(19)、全封閉帶式輸送機(20)、污泥成品庫(21)、第一通風管(22)、生物濾床(23)、第二通風管(24)、風門(25)、來自熱電廠、水泥廠、垃圾焚燒廠排放煙氣的供熱源(26)、第三通風管(27)、電除塵器或布袋除塵器(28)、第四通風管(29)、第五通風管(30)、煙囪(31)、第六通風管(32)、多管旋風除塵器(33)、水幕除塵脫硫裝置(34)、循環水沉淀池(35)、藥劑箱(36)、第七通風管(37)、風機(38)、第八通風管(39)、第九通風管(40);
雙螺旋定量進泥裝置的污泥料斗(1)底部設有出泥口(2),第一螺旋輸送機(6)的進口(4)和第二螺旋輸送機(7)的進口(5)通過隔離板(3)分別與出泥口(2)相連接,第一螺旋輸送機(6)的出口(8)和第二螺旋輸送機(7)的出口(9)分別與第一污泥干化成粒裝置(12)的進料口(10)和第二污泥干化成粒裝置(13)的進料口(11)相連接,第一污泥干化成粒裝置(12)的出料口(16)和第二污泥干化成粒裝置(13)的出料口(17)分別與全封閉帶式輸送機(20)相連接,全封閉帶式輸送機(20)依次與污泥成品庫(21)、第一通風管(22)和生物濾床(23)相連接,第一污泥干化成粒裝置(12)的進氣口(14)和第二污泥干化成粒裝置(13)的進氣口(15)分別與第二通風管(24)相連接,第二通風管(24)依次與風門(25)、第五通風管(30)和第四通風管(29)相連接,來自熱電廠、水泥廠、垃圾焚燒廠排放煙氣的供熱源(26)依次與第三通風管(27)、電除塵器或布袋除塵器(28)、第四通風管(29)和煙囪(31)相連接,第一污泥干化成粒裝置(12)的出氣口(18)和第二污泥干化成粒裝置(13)的出氣口(19)分別與第六通風管(32)相連接,第六通風管(32)依次與多管旋風除塵器(33)、第七通風管(37)、水幕除塵脫硫裝置(34)的進口相連接,水幕除塵脫硫裝置(34)的進出水口與循環水沉淀池(35)的進出水口相連接,循環水沉淀池(35)中設有藥劑箱(36),水幕除塵脫硫裝置(34)的出口依次與第八通風管(39)、風機(38)、第九通風管(40)和煙囪(31)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8939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節能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節能型鋼管加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