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支重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86618.4 | 申請日: | 2013-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730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洪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拓可機械有限公司;楊洪根 |
| 主分類號: | B62D55/15 | 分類號: | B62D55/1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陸花 |
| 地址: | 215313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重輪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領域,涉及一種履帶式底盤行走系統的支重輪。
背景技術
支重輪是挖掘機、推土機等履帶底盤中四輪一帶中的一種,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撐挖掘機、推土機的重量,讓履帶沿著輪子前進。
支重輪采用在內部加注潤滑油,以滿足其正常的工作需要,并保證其使用壽命。這就要求支重輪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不能出現漏油現象。因此支重輪通常設置浮動油封,但是當支重輪內部清潔度下降,內部潤滑油混有雜質,不僅會加劇內部構件的相對磨損,同時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導致浮動油封損壞,繼而因漏油發展成支重輪的最終失效故障。目前,國內支重輪的漏油現象發生頻率高,已經成為故障失效的最大原因。
傳統支重輪包括輪體和輪軸,輪體和輪軸之間通過軸瓦形成滑動軸承結構;軸承采用面對面安裝:制造繁瑣,容易漏油,承載能力差。
軸承在裝配過程中,為了使軸承運動平穩,減少轉動部件的振動,提高軸承使用的壽命,以及提高運動部件的運轉精度,一般都要對軸承的軸向力進行預緊。過大的預緊力會破壞軸承滾子間的油膜,而降低軸承的使用壽命;過小的預緊力,會使軸承的有效接觸線減小,造成接觸部的應力過大,且在沖擊載荷下會使軸承滾子部分變形,也直接降低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密封性能、不易漏油、經久耐用的支重輪。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支重輪,包括支重輪體和設置于所述支重輪體中的輪軸、設置于所述輪軸上并抵持于所述支重輪體的左端蓋和右端蓋,所述支重輪體和所述輪軸之間裝有軸承,所述支重輪體與所述左端蓋之間、以及所述支重輪體與所述右端蓋之間分別設有泥水油封,還包括軸承預緊機構。
作為優選,所述軸承預緊機構包括靠近軸承的偏心凹螺母;所述偏心凹螺母另一側設有與之匹配的偏心凸螺母。
作為優選,所述軸承預緊機構包括靠近軸承的偏心凹螺母;所述偏心凹螺母另一側設有偏心凸螺母,所述偏心凸螺母設在所述左端蓋的內側,并且與所述左端蓋成一體。
作為優選,所述軸承預緊機構包括靠近軸承的偏心凹螺母;所述偏心凹螺母另一側設有偏心凸螺母,所述偏心凸螺母設在所述右端蓋的內側,并且與所述右端蓋成一體。
作為優選,所述軸承預緊機構包括圓螺母,所述輪軸設有鍵槽,所述鍵槽中卡有止動墊片。
作為優選,所述軸承是圓柱滾子軸承。
作為優選,所述軸承是雙列圓錐滾子軸承。
作為優選,所述軸承是球軸承。
作為優選,所述軸承采用“背靠背”方式成對安裝。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如下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使用泥水油封代替浮動油封,在使用過程中,泥水油封能夠有效擋住泥漿、灰塵和泥水的進入、使泥土進入量和機會大為減小,降低了故障率和維修率,提高了支重輪密封性能和使用壽命。另外,本實用新型支重輪內采用圓錐滾子軸承,承載力大,使用壽命長;軸承采用“背靠背”安裝方式,并使用多種不同的軸承預緊機構調節軸承的剛性,使滾柱與滾道面的充分接觸,提高對高負載及高沖擊低速工況的適應力,軸承運動平穩,轉動部件的振動減少,提高運動部件的運轉精度,提高軸承使用的壽命;進而提高了支重輪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提供的支重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所提供的支重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所提供的支重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所提供的支重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支重輪體、2-輪軸、3-右端蓋、4-左端蓋、5-軸承、61-浮動油封、62-泥水油封、7-定位銷、8-O型密封圈、101-偏心凸螺母、102-偏心凹螺母、103-圓螺母、11-止動墊片、12-注油孔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拓可機械有限公司;楊洪根,未經昆山拓可機械有限公司;楊洪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8661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