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烘芯窯外用砂芯傳遞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85716.6 | 申請日: | 2013-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091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家木;皮建峰;劉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興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14 | 分類號: | B22C9/14 |
| 代理公司: | 襄陽中天信誠知識產權事務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靜月 |
| 地址: | 441002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烘芯窯 外用 傳遞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鑄造工藝設備領域,涉及一種烘芯窯外用砂芯傳遞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使用的烘芯窯外用砂芯傳遞裝置主軌道均采用輥道結構,軌道拐角及烘芯窯入口處使用滾珠式結構,利用滾珠滑動實現烘芯工裝在軌道上自由轉向。其不足之處一是在于滾珠式結構制作復雜,為實現較好的轉向功能,每處需要使用多個滾珠,制作精度和成本都要求較高;二是滾珠式結構不具備定向功能,在烘芯工裝轉向時需要人力調整方向,工作時勞動強度較高;三是由于工作環境惡劣,浮砂及粉塵等雜物易落入滾珠造成滾珠卡死現象,損壞率高,維修成本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制作簡單、牢固耐用、操作方便的烘芯窯外用砂芯傳遞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用于將砂芯傳遞工裝運至烘芯窯的下層軌道、置于下層軌道上并能沿下層軌道滑動的滑動機構、設置于滑動機構上的上層軌道機構;所述滑動機構包括底板、裝于底板下與下層軌道相對應的滾輪組;所述上層軌道機構包括多個輥棒,各輥棒裝于底板上。
所述輥棒的軸線與下層軌道所在直線平行。
所述底板包括下層底板、上層底板、裝于下層底板和上層底板之間的多個支撐柱。
所述滾輪組裝于下層底板下,所述輥棒裝于上層底板上。
所述各輥棒經U型安裝座裝于底板上。
本實用新型采用雙層軌道式結構代替滾珠式結構。下層軌道采用滾輪結構,上層軌道采用輥道結構。下層軌道與上層軌道呈90o夾角。本實用新型制作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使用壽命長,工作時勞動強度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圖。
圖中,1、上層軌道機構,2、上層底板,3、支撐柱,4、下層底板,5、滾輪組,6、下層軌道,7、主軌道,8、烘芯窯,9、砂芯傳遞工裝。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本實用新型包括下層軌道6、置于下層軌道6上并能沿下層軌道6滑動的滑動機構、設置于滑動機構上的上層軌道機構1。滑動機構包括下層底板4、上層底板2、裝于下層底板4和上層底板2之間的多個支撐柱3,裝于下層底板4下與下層軌道6相對應的滾輪組5。上層軌道機構1包括多個輥棒,各輥棒經安裝座裝于上層底板2上。
圖2中,當需要進行烘芯操作時,將砂芯置于砂芯傳遞工裝9上,并由主軌道7A位置推入B位置進入本實用新型上層軌道,推動滑動機構沿下層軌道6滑動到C位置到達烘芯窯8爐門口,再推動砂芯傳遞工裝9沿上層軌道進入烘芯窯8D位置,即可完成砂芯送入烘芯窯8操作。當烘芯工作完成時,順著D-C-B-A的順序可實現砂芯傳遞工裝9順利回到主軌道7上,即可完成取件工作。使用本實用新型操作時,先將滑動機構推到主軌道位置,從主軌道接受砂芯傳遞工裝,推動滑動機構到烘芯窯窯口,再推動砂芯傳遞工裝進入烘芯窯。如此循環工作,既可實現砂芯傳遞工裝的多次轉移。由于砂芯本身易碎性,在整個傳遞過程中,砂芯不可能沿著軌道滑動,只有將砂芯置于最先設計好的砂芯傳遞工裝9上,推動砂芯傳遞工裝9沿著軌道運轉才能在實現轉運的過程中不至于破壞砂芯。所有完成送窯和出窯操作均為對砂芯傳遞工裝9操作,砂芯為預先置于工裝上,在最開始和結束時由人工搬運上、下工裝。其中2為上層底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興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新興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857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張力自動補償儲料機構
- 下一篇:一種減少銅合金板帶熱軋過程中溫降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