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與板肋平行的磚混結構新增鋼筋混凝土梁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82724.5 | 申請日: | 2013-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036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黃智輝;劉成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智輝;劉成建;鄞州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創新中心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E04G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004 | 代理人: | 常永平 |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平行 結構 新增 鋼筋混凝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筋混凝土梁,特別是一種用在原磚混結構加層加固結構中的梁。
背景技術
隨著三十年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社會得到了迅速發展,中國城市化的步伐越來越快,特別是近幾年來,城市的摩登時代已經到來,高層建筑像雨后春筍,隨處可見。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擴大,各個城市中心的土地都開始存在稀缺現象。由于歷史的發展原因,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大多為五或六層,磚體或磚混結構,少數是框架結構,抗震能力較差,不能適應現代城市發展和人居的需求。一般在舊城改造中采取“大拆大建”的改造方法,不但縮短建筑壽命,還浪費了大量資源,建筑垃圾無處排放會對土地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拆遷還會引起社會的不安定。采取不拆除舊有建筑進行加層的方法,能夠有效節能減排,低碳發展城市,改善居住環境和品位。但需要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確保加層后建筑結構的安全。
在加層改造技術中存在兩個重要的技術難題,一個是新加結構件與原有結構件之間的可靠連接,另外一個是設置加層后,原有結構的強度和抗震性能能否滿足要求,其安全性能能否保證。
傳統的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墻體節點在與板肋平行的原砌體墻處新混凝土(新增鋼筋混凝土板墻)與舊混凝土(原預制空心板)之間無直接的連接(僅以穿板連接筋從原預制空心板板端與板肋平行的原砌體墻之間的空隙穿過,來連接上、下層新增鋼筋混凝土板墻),或僅靠粘合劑粘結或鍵槽連接,則在地震荷載作用下原預制空心板與和板肋平行的原砌體墻脫離,樓蓋失去整體性,無法作為一個整體作用的抗側力水平樓蓋結構體系來抵抗水平地震荷載作用,在地震荷載作用下會導致原預制空心板從與其板肋垂直的原砌體墻上脫落,從而造成結構迅速從局部破壞發展為整體破壞,甚至突然倒塌。這一難題一直未能有效的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與板肋平行的磚混結構新增鋼筋混凝土梁,要解決現有磚混結構加層加固中,原預制空心板樓蓋缺乏整體性需要加強的技術問題;并解決新增的鋼筋混凝土梁與原空心板之間可靠連接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與板肋平行的磚混結構新增鋼筋混凝土梁,設置在原預制板拼接縫處,其軸線與原預制空心板的板肋軸線平行,其內設置有新增梁箍筋和新增梁縱向鋼筋,所述原預制空心板上開設有穿筋孔,所述新增梁箍筋穿過穿筋孔,并通過穿筋孔灌注板肋平行的磚混結構新增鋼筋混凝土梁的混凝土。
所述穿筋孔的寬度不大于原預制空心板中的通孔直徑,長度為60mm~100mm。
所述原預制空心板頂面在不設置原混凝土疊合層的情況下,設置有新增混凝土疊合層,所述新增混凝土疊合層內設置有雙向布置的疊合層鋼筋,所述疊合層鋼筋的直徑不小于8mm,分布間距不大于200mm。
所述平行向新增鋼筋混凝土梁在梁截面高度不小于700mm的情況下,設置新增梁腰筋,所述新增梁腰筋通過新增梁拉筋拉結。
所述平行向新增鋼筋混凝土梁在梁截面寬度不小于350mm的情況下,設置新增附加梁箍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新增的梁與原有樓板的新舊混凝土接觸面通過新增的梁箍筋和當梁寬不小于350mm時的新增附加梁箍筋充當剪磨鋼筋,依照剪力摩擦原理在新增鋼筋混凝土梁及原預制空心板混凝土接觸面形成直接、可靠連接的整體作用的抗側力水平樓蓋結構體系,又能使合乎相應抗震等級梁箍筋肢距、間距要求的整體作用的鋼筋混凝土構件,有效的解決了原預制空心樓板缺乏整體性的抗震改造技術難題。本實用新型所述結構可以保證新舊混凝土在地震荷載與重力荷載作用下共同工作,不會發生脫離現象,能有效提高整座大樓的剛性和抗震烈度,可廣泛應用于新舊建筑物加固、加層工程中。
新增鋼筋混凝土梁有效地減少了垂直板肋方向新增鋼筋混凝土梁的跨度,并與垂直板肋方向新增鋼筋混凝土梁及原預制空心板組成的井字或十字梁抗側力水平樓蓋結構體系,大大提高了結構的抗側力能力以及結構的延性。
原細石混凝土或混凝土疊合層或在上述結構不存在的情況下,設置的新增混凝土疊合層,在新形成的井字或十字梁抗側力水平樓蓋結構體系提供的整體抗震性能的基礎上,可以為提高結構整體抗震的變形能力。
本實用新型的推廣應用,可克服了傳統“大拆大建”方法會帶來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及相關社會問題的缺點,在確保建筑整體安全性的情況下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原磚混結構加層加固結構中。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智輝;劉成建;鄞州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創新中心,未經黃智輝;劉成建;鄞州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創新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8272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管樁鉆芯機的固定裝置
- 下一篇:一種控制基坑土方開挖邊線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