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厭氧反應的加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76186.9 | 申請日: | 2013-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115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亞東;金慧寧;徐志剛;屈陽;常燕青;張進鋒;李月中;湯曉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維爾利環??萍脊煞萦邢薰?/a> |
| 主分類號: | C12M1/107 | 分類號: | C12M1/107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賈海芬 |
| 地址: | 213125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反應 加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厭氧反應的加熱裝置,屬于垃圾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垃圾處理問題日益突顯,各個城市都面臨有機垃圾的出路問題。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隨之產生的垃圾數量也在急劇增長。原始的僅將垃圾填埋的簡單處理方法已經無法應對急劇增長的垃圾量,特別是垃圾中的有機質廢棄物更是對環境產生了惡劣影響。
目前已經有多種手段來處理垃圾,以避免垃圾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的危害。以對垃圾中的有機質廢棄物處理工藝為例,目前一種簡單有效的處理方法是濕法厭氧處理技術,就是將收集的垃圾進行加水打漿分離,將漿料進行厭氧發酵,再通過淋洗水與將垃圾接觸而進行水解酸化,使垃圾中的有機組分在機械攪拌和淋洗水的作用下進行水解酸化并溶入淋濾液中,對淋濾液進行后序處理,反應后經擠壓脫水淋渣可進行填埋和焚燒處理,而在厭氧消化反應中產生的沼氣可以進行資源化利用,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垃圾減量化,另一方面還可以起到廢物資源化利用的功效。
雖然垃圾的濕式厭氧處理在多個工程應用,但是該技術由于預處理復雜、處理單元多,有機物的降解率低,產生的污水量大,處理成本高。為提高厭氧處理效率,一些反應器內會增加加熱裝置,將反應器內的有機垃圾快速達到所需的厭氧處理溫度,但通常的反應器和長度超過10m,由于是對反應器內的物料進行整體加熱,因此反應器前部的物料溫度低于反應器后部的溫度,造成反應器前后物料的加熱溫度不均勻,不能使物料充分進入高溫厭氧發酵工況,而無法進一步提高有機垃圾的降解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在反應容器內能使物料加熱溫度一致,能提高厭氧處理效率的用于厭氧反應的加熱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達到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厭氧反應的加熱裝置,包括反應容器和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容器從進料側至出料側分為至少三個加熱區,兩組換熱器分別設置在反應容器的側下部,所述的換熱器包括至少三組換熱管組,每組換熱管組從進料側穿入反應容器并設置在對應的加熱區域內。
本實用新型將反應容器分為至少三個加熱區,并在反應容器的側下部設有兩組換熱器,換熱器采用至少三組換熱管組,各每組換熱管組從進料側穿入反應容并設置在對應的加熱區域內,可使反應容器前段區域的供熱量依次大于反應容器后端的供熱量,能確保反應容器物料反應溫度均勻性,有利于有機垃圾的充分發酵,本實用新型通過分段對反應容器內的物料進行溫度補償,能使物料能快速進入高溫厭氧發酵工況,使反應容器中的物料呈半流態,在進料、出料及攪拌器的作用下,使物料能緩慢自進料側向出料側移動,能保證有機垃圾在消化反應容器內的充分降解,可使有機物的降解率達到80%左右。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厭氧反應的加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1—攪拌電機,2—反應容器,3—攪拌槳,4—攪拌軸,5—換熱器,5-1—回水管,5-2—進水管,5-3—豎管。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用于厭氧反應的加熱裝置,包括反應容器2和換熱器5,該反應容器2的一側設有進料機構、另一側設有出料機構,該反應容器2上設有攪拌機構,該攪拌機構的攪拌軸4貫穿反應容器2的兩側,攪拌軸4的一端與攪拌電機1的輸入軸連接,并通過軸承支承在前軸承座上,攪拌軸4的另一端支承在位于反應容器2外側的后軸承座上,通過攪拌機構的攪拌電機1驅動攪拌軸4轉動,攪拌軸4上具有多個攪拌槳3,各攪拌槳3沿攪拌軸4的軸向方向在圓周方向依次相錯設置,通過攪拌軸4帶動攪拌槳3轉動,對物料進行攪拌,在反應容器2內能充分地將已經過發酵的發酵產物或淋濾水與新進物料進行均勻混合、接種,實現厭氧發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維爾利環??萍脊煞萦邢薰?,未經江蘇維爾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7618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爐料面表面形狀雷達在線檢測裝置
- 下一篇:粉末回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