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機油冷卻器芯片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75322.2 | 申請日: | 2013-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751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岳凌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路潤冷卻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N39/02 | 分類號: | F16N39/02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151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油 冷卻器 芯片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油冷卻器的組成部件,具體講是機油冷卻器芯片組。
背景技術
機油冷卻器是一種加速潤滑油散熱使潤滑油保持較低溫度的裝置,機油冷卻器的結構如圖1所示,其一般包括多個層疊的機油冷卻器芯片組01,現有技術的機油冷卻器芯片組01如圖2、圖3所示,其一般包括相平行設置的內芯片011和外芯片012,內芯片011的周沿設有第一翻邊部013,第一翻邊部013與內芯片011垂直,外芯片012的周沿設有第二翻邊部014,第二翻邊部014與外芯片012垂直,第二翻邊部014包裹住第一翻邊部013,第一翻邊部013的外側面與第二翻邊部014的內側面相焊接,內芯片011和外芯片012之間設有翅片。
這種結構的機油冷卻器芯片組01存在以下不足:由于第一翻邊部013與內芯片011垂直,第二翻邊部014與外芯片012垂直,在實際裝配和使用中,由于壓力作用,容易造成內芯片011和外芯片012的散開,也就是說容易造成第一翻邊部013和第二翻邊部014的焊接面斷開或形成虛焊,從而造成機油冷卻器芯片組01內潤滑油的泄漏,影響機油冷卻器的正常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可以避免第一翻邊部和第二翻邊部的焊接面斷開或形成虛焊的機油冷卻器芯片組,可以避免該機油冷卻器芯片組內潤滑油的泄漏,從而保障機油冷卻器的正常使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機油冷卻器芯片組,它包括相平行設置的內芯片和外芯片,內芯片的周沿設有第一翻邊部,外芯片的周沿設有第二翻邊部,第一翻邊部的外側面與第二翻邊部的內側面相焊接,所述的第二翻邊部與外芯片的夾角為78~82度。
作為改進,所述的第二翻邊部與外芯片的夾角為80度。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
內芯片的第一翻邊部改為了梯形結構,使得機油冷卻器芯片組的強度增加,而且梯形結構的第一翻邊部符合零件翻邊反彈的特性,在實際裝配和使用時,可以避免由于內芯片和外芯片受到壓力作用而使第一翻邊部和第二翻邊部的焊接面斷開或形成虛焊,從而避免機油冷卻器芯片組內潤滑油的泄漏,保障機油冷卻器的正常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機油冷卻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的機油冷卻器芯片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的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機油冷卻器芯片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B的放大圖。
現有技術如圖所示,01、機油冷卻器芯片組;011、內芯片;012、外芯片;013、第一翻邊部;014、第二翻邊部。
本實用新型如圖所示,10、機油冷卻器芯片組;11、內芯片;12、外芯片;13、第一翻邊部;14、第二翻邊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由圖4、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機油冷卻器芯片組10,它包括相平行設置的內芯片11和外芯片12,內芯片11的周沿設有第一翻邊部13,外芯片12的周沿設有第二翻邊部14,第一翻邊部13和第二翻邊部14相平行,第一翻邊部13的外側面與第二翻邊部14的內側面相焊接,所述的第二翻邊部14與外芯片12的夾角為80度,所述的第一翻邊部13與內芯片11的夾角為100度,內芯片11和外芯片12之間設有翅片,在制作機油冷卻器時,將機油冷卻器芯片組10層疊并沖壓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路潤冷卻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寧波路潤冷卻器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753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